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春晚《年錦》何以驚豔全網?

發布時間:2024-02-19 14:50:00來源: 華西都市報

  “茱萸青如山"伏起千裏妝"慶雲(yun) 隨風搖"舒卷泛金光"紅日出東(dong) 方"天地萬(wan) 年長……”絢爛的光影裏,轉動的圖案中,在祥雲(yun) 、花鳥、花草的簇擁下,“年錦”二字浮現,寓意康健無恙的卷草雲(yun) 紋,寓意信期而至的杯紋地信期繡紋慢慢鋪開在觀眾(zhong) 的眼前。而後,身著漢代傳(chuan) 統服飾的演員劉濤“穿越”時空而來,驚豔全球華人的眼球……

  2月9日除夕舉(ju) 行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hui) 上,節目《年錦》亮相,來自漢、唐、宋、明四個(ge) 時代的中國傳(chuan) 統吉祥紋樣,經過93歲的“敦煌少女”常沙娜手繪,以年錦圖的形式亮相,傳(chuan) 達祝福。劉濤、劉詩詩、李沁、關(guan) 曉彤身穿不同時代的華服登場,瞬間衝(chong) 上了社交平台的熱搜,成為(wei) 網絡熱議話題。

  中國傳(chuan) 統紋樣曆史悠久、種類繁多、寓意吉祥。在浩如煙海的中華文化紋樣“寶庫”中,這些來自不同朝代的紋樣是如何被織造複原,最終呈現在春晚舞台上的呢?就在春晚結束後不久,華西都市報、封麵新聞記者獨家對話《年錦》的主創之一、曆史服飾指導陳詩宇,揭秘這些承載了國人美好祝願的紋樣,是如何跨越時空而來的。

  “中國傳(chuan) 統紋樣,不僅(jin) 具有裝飾性,更承載了很多美好的祝福。我覺得,這是獨屬於(yu) 中國人的‘密碼’,如果不去了解的話,其中的寓意就會(hui) 被逐漸遺忘。這也是我們(men) 策劃這檔節目時,想要傳(chuan) 遞給大家的。”陳詩宇說。

  來自曆史深處的紋樣如何複原?采用當時的織造工藝完成

  漢代的卷草雲(yun) 紋、杯紋地信期繡紋、長樂(le) 明光雲(yun) 山瑞獸(shou) 紋、三足金烏(wu) 紋等;唐代的團窠對鳥紋、寶花立鳳紋、對孔雀銜綬紋、四獅寶花紋等;宋代的蓮花紋、蘭(lan) 花紋、纏枝牡丹月桂紋等,還有明代的五湖四海紋、葫蘆燈景仕女紋、大吉葫蘆紋……當這些原本隻存在於(yu) 古籍、文物、古畫中的傳(chuan) 統紋樣,被複原在演員身著的傳(chuan) 統服飾上,一幅跨越千載的中華傳(chuan) 統紋樣變遷圖卷,在春晚的舞台上緩緩鋪開。舞台之上,節目演繹著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流光溢彩,而在鏡頭之外,這檔5分鍾左右的節目背後,是長達半年的策劃與(yu) 創作。

  “曆代的傳(chuan) 統紋樣,不止數百種,可以說有上千種。”陳詩宇說,要從(cong) 如此繁多的傳(chuan) 統紋樣中梳理出不同朝代的紋樣特征,再整理出每個(ge) 時期有代表性的紋樣,還要篩選出符合節日氛圍的紋樣,更要對紋樣進行織造還原,節目背後是浩大而繁瑣的工程。“從(cong) 整理到選擇,再到繪就紋樣,每個(ge) 步驟都需要詳細地考證。還有最終織造複原,我們(men) 希望能夠用當時的工藝來製作,不管是織錦還是綾羅,刺繡還是印染。這裏麵也涉及很多非遺的工藝,像漢代和唐代的紋樣就用到了織錦技藝,唐代和宋代的紋樣運用到了花羅技藝。”

  當琳琅滿目的紋樣依次浮現,熒屏前的觀眾(zhong) 也許會(hui) 有“亂(luan) 花漸欲迷人眼”之感。但細細回想不同朝代的紋樣名稱,和所呈現的事物,不難發現其中的奧妙。譬如,唐代的紋樣多以動物為(wei) 主,宋代的紋樣多是植物花卉。

  陳詩宇解釋道,當初選擇要在節目中出現的紋樣,考慮了很多方麵,這些紋樣不僅(jin) 要是當時有代表性的紋樣,能夠體(ti) 現時代風貌,更需有美好的寓意,適合在春晚的舞台上表達;此外,也希望主題鮮明,可以歸納出不同朝代的特點,並以此進行主題歌曲的創作。“漢代的紋樣,我們(men) 傾(qing) 向於(yu) 選用偏自然的紋樣,比如說像穗雲(yun) 紋、卷草雲(yun) 紋,這也體(ti) 現了中華先民從(cong) 自然中取材的浪漫思路,因為(wei) 靈動的雲(yun) 氣和起伏的山巒,構成非常流暢和自由的線條,很符合漢代的氣質。唐代的紋樣,以團型的動物類為(wei) 主。宋代則是自然的花卉植物題材比較多,所以全部都采用了花卉的紋樣。明代的話,多是以吉祥典故類的紋樣,包括通過各種圖案組成寓意吉祥的諧音,這也是明代紋樣比較顯著的特征。”

  每一種紋樣的複原背後,都是一段耗盡心血的過程。鏡頭掃過的紋樣背後,不少是根據出土文物所複原的織品、繡品。“比如,在特寫(xie) 鏡頭中就出現了一件出自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的信期繡,這是非常有名的漢代紋樣,當時也是花了很大工夫來複原完成。”陳詩宇說。

  此外,陳詩宇印象深刻的,還有演員關(guan) 曉彤服飾上的大吉葫蘆紋樣,其所穿上衣的紋樣來自北京藝術博物館館藏的明代大吉葫蘆紋緞,裏麵還組合了柿柿如意、戟祥如意福祿等圖案,是新春期間最典型的“葫蘆景”花紋。“明代人過年的時候,尤其是宮廷就會(hui) 用葫蘆紋樣。這個(ge) 紋樣特別就在於(yu) ,它融合了很多吉祥祝福在裏邊。”

  當春晚上演“古代時裝大秀”講述何為(wei) 中華服飾

  出自樓蘭(lan) 的長樂(le) 明光雲(yun) 山瑞獸(shou) 錦,被演員劉濤穿著演繹,亮麗(li) 又大氣;唐代絲(si) 綢服飾花團錦簇,劉詩詩身穿的晚唐樣式,原型參考自敦煌莫高窟9窟供養(yang) 人壁畫;宋代的審美婉約優(you) 雅,李沁的服飾色調清新淡雅;明代的紋樣特別講究暗蘊其中的吉祥祝福,關(guan) 曉彤身穿的明製襖裙,選用明代典型的美好花紋進行織造……

  “這四個(ge) 朝代,不僅(jin) 延續時間長,在曆史上也是文化鼎盛的朝代。但正因為(wei) 每個(ge) 朝代的時間跨度都很大,所以在演員的服飾選擇中,也有很多的考量。”陳詩宇說,譬如首先登場的劉濤身著的是東(dong) 漢的款式,這是考慮到去年春晚出現了偏西漢的曲裾樣式。“今年希望有新的視覺點,就選了東(dong) 漢的款式。”而在唐代服飾的選擇中,陳詩宇本想選用武周的款式,但想到大眾(zhong) 對此沒有那麽(me) 熟悉,最終采用晚唐的款式。“晚唐款式是比較華麗(li) 的,也符合大家對於(yu) 唐代的認知。”

  采訪中,陳詩宇也特別說起了李沁服飾上的紋樣,複原於(yu) 江蘇周塘橋南宋墓出土,並於(yu) 2022年首次展出的南宋“牡丹月桂紋羅”。“當時我看到這件文物,就覺得非常精彩。精彩之處在於(yu) ,它的紋樣是花中有花、花中套花,每個(ge) 花瓣當中還有一朵其他的花卉。在牡丹花的花瓣中,包括它的葉片、枝蔓上,都有各種各樣的元素。”也因為(wei) 這一紋樣出土於(yu) 南宋墓,所以李沁采用的服飾,也選擇了南宋款。

  說到明代,不少人的第一印象,自然是襖裙。“因為(wei) 這次整體(ti) 思路上,都沒有選擇大禮服和盛裝,而希望選擇各個(ge) 時期的代表性服飾,於(yu) 是明代用了對襟豎領的襖裙這一常用的代表性款式。”陳詩宇說,在節目排練時,主創們(men) 也會(hui) 對參演藝人進行“文化輸出”,在化妝間向她們(men) 解讀造型的一些特征,包括其中的講究。

  而在四位演員依次亮相後,更有十六位漢服表演者登台,她們(men) 身穿漢、唐、宋、明四個(ge) 時代的服飾登場,彌補了演員未能呈現的同一朝代不同時期的服飾之美。她們(men) 的定型動作和身姿更體(ti) 現著不同時代的風韻與(yu) 禮儀(yi) 。

  其實,在“漢服熱”成為(wei) 常態的當下,人們(men) 身穿馬麵裙出入於(yu) 高樓大廈間,又簪花戴彩在景區拍照打卡,漢服之美已融入街巷裏,被年輕的華夏兒(er) 女喜愛追捧。而在《年錦》節目播出後,陳詩宇的社交賬號也湧入許多漢服愛好者,他們(men) 的留言都訴說著漢服複興(xing) 一路走來的不易。

  “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個(ge) 評論,是說這個(ge) 節目,其實是濃縮了近20年來大家逐漸重新認識中國傳(chuan) 統文化複興(xing) 再現的成果。”陳詩宇說,倘若回到20年前,大眾(zhong) 也許對於(yu) 何為(wei) 中國服飾、何為(wei) 漢服,隻有非常模糊的認知,甚至覺得是奇裝異服。“可大家通過各種各樣的實踐,梳理出有代表性的漢服款式,像馬麵裙就是接受度很高的傳(chuan) 統款式,慢慢形成了大眾(zhong) 對於(yu) 漢服的認知。到今天,漢服可以走上春晚的舞台,做更加廣泛的介紹和傳(chuan) 播。很多‘同袍’都說,看到《年錦》都淚目了,這其實也是一個(ge) 文化再現的過程。”

  在采訪的最後,陳詩宇將話題又轉向了紋樣,他說,中國傳(chuan) 統紋樣取之自然,又將自然之物轉變為(wei) 美好的寓意,這樣的思路和創造性,也是中華文明獨有的特點。“通過節目,我們(men) 不僅(jin) 想呈現紋樣之美,也想讓觀眾(zhong) 感受傳(chuan) 統織繡之美和曆代的華服之美。”華西都市報-封麵新聞記者李雨心李沁身穿的宋代服飾。

  (華西都市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