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加快邁向造船強國

發布時間:2024-02-19 15:12: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加快邁向造船強國(專(zhuan) 家解讀)

  日本“交通新聞”網站報道稱,中國作為(wei) 商船的世界級工廠的地位逐漸穩固。報道顯示,2022年造船完工量的國際市場份額,中國占47.3%。

  據馬來西亞(ya) 《星報》報道,2023年前8個(ge) 月,中國船舶工業(ye) 產(chan) 量、新訂單和持有訂單均強勁增長。2023年1—8月,中國造船完工量占全球總量的49%,手持訂單量占全球總量的53.9%。

  中國船舶工業(ye) 國際市場份額保持領先。中國工信部發布中國船舶製造業(ye) 數據顯示,在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這三大造船業(ye) 指標上,中國連續14年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中國船舶產(chan) 品出口金額318.7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1.4%。中國船舶產(chan) 品出口到191個(ge) 國家和地區,向亞(ya) 洲、歐洲、拉丁美洲出口船舶金額分別為(wei) 177.3億(yi) 、29.0億(yi) 和28.4億(yi) 美元。中國造船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

  當前,中國船舶製造業(ye) 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穩中提質,呈現一係列新進展、新變化:首先,高端裝備建造取得突破,船海產(chan) 品全譜係發展。2023年11月,中國首艘國產(chan) 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正式交付,標誌著中國已形成船海產(chan) 品全譜係總裝建造能力。2024年1月,“愛達·魔都號”順利完成商業(ye) 首航,中國國產(chan) 大郵輪逐漸駛向大海。

  其二,市場環境呈現有利變化,船企效益明顯改善。2023年,主要船企加大技術創新投入,企業(ye) 效益明顯改善。同時,船價(jia) 、鋼價(jia) 、匯率等影響企業(ye) 效益的市場環境均呈現有利變化。2023年,規模以上船舶工業(ye) 企業(ye) 主營收入利潤率達到4.2%,同比提高2個(ge) 百分點。

  其三,重點船配產(chan) 品不斷提升,新能源裝備取得新突破。重點船配產(chan) 品裝備實現交付。船用甲醇燃料、氨燃料供給係統獲得批量訂單;首台船用中速大功率氨燃料發動機點火成功;全球首台套船用甲醇雙燃料鍋爐獲得了型式認可證書(shu) 和產(chan) 品證書(shu) 。

  中國船舶業(ye) 取得積極進展,得益於(yu) 多方麵因素。首先,近年來中國船舶工業(ye) 建立了集研發、設計、建造、配套、服務於(yu) 一體(ti) 的完整產(chan) 業(ye) 體(ti) 係,有力支撐國際航運、對外貿易、海洋經濟發展。自主設計建造的主流船舶與(yu) 海洋工程裝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重點產(chan) 業(ye) 集群在國際競爭(zheng) 中嶄露頭角,初步形成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三大造船基地的空間布局,湧現一批有較強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大型企業(ye) 和專(zhuan) 業(ye) 化配套企業(ye) 。

  其次,新船訂單結構不斷優(you) 化,積極適應綠色低碳化轉型。在全球18種主要船型中,中國有14種船型新接訂單位居全球首位,其中,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和汽車運輸船新接訂單量分別占全球總量的79.6%、72.1%、47.8%和82.7%。綠色船舶訂單快速增長,零碳船舶訂單取得突破,新接綠色船舶訂單國際市場份額達到57%,實現了對主流船型的全覆蓋。全球最大700箱純電動力集裝箱船、全球最大5400馬力純電拖輪、國內(nei) 首艘500千瓦氫燃料電池動力船等研製完成並投入使用。

  中國船舶業(ye) 穩步發展,為(wei) 世界帶來積極影響。一方麵,中國船舶業(ye) 能提供滿足國際市場要求的全譜係船舶產(chan) 品;另一方麵,中國船舶業(ye) 能為(wei) 國際航運業(ye) 提供低碳、零碳等多維度的解決(jue) 方案,包括新造船、修改裝船舶、新型船用環保設備及服務等。此外,中國船舶業(ye) 能為(wei) 世界海上油氣能源及海洋新能源開發與(yu) 利用提供鑽采、生產(chan) 以及運維等一流海工裝備。

  未來,中國船舶行業(ye) 可進一步落實船舶行業(ye) 發展規劃,鞏固優(you) 勢,分類施策。堅持智能綠色和高質量發展方向,提升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加快推動中國向造船強國邁進。

  (林子涵 吳 約采訪整理)

  (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