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縣政府主導虛增8900畝耕地,公開通報是嚴肅警示

發布時間:2024-02-20 14:55:00來源: 新京報

  ■ 觀察家

  要進一步弄清楚個(ge) 別地方虛增耕地的原因,杜絕查而不絕的現象出現。

  2月18日,自然資源部公開通報一批典型案例。其中,甘肅通渭縣政府召開會(hui) 議有組織地主導弄虛作假8900畝(mu) 地一事引發廣泛關(guan) 注。

  據通報,為(wei) 確保耕地保有量不低於(yu) 耕地保護目標任務,2023年12月,通渭縣政府組織相關(guan) 單位,召開2023年耕地流出變更調查工作推進會(hui) ,決(jue) 定對退耕還林範圍內(nei) 已成林的樹木修剪枝杈降低樹木鬱閉度,對林下地表進行翻耕,以達到林糧間作狀態,並要求三和數碼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將修剪枝杈的林地圖斑按耕地調查,弄虛作假將林地錯誤調查為(wei) 耕地,涉及麵積8900畝(mu) 。

  當地縣政府召開專(zhuan) 門會(hui) 議,有組織主導虛增8900畝(mu) 耕地,這樣的荒唐做法讓不少人難以理解。畢竟,土地資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wei) 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其統計數據是否真實,對於(yu) 各級黨(dang) 政部門能否及時作出科學決(jue) 策有著至關(guan) 重要的影響。一旦弄虛造假,不僅(jin) 會(hui) 對上級單位在糧食等領域的相關(guan) 決(jue) 策過程造成誤導,也有可能導致相關(guan) 資源的錯配和空轉。

  在此事中,通渭縣這樣有組織的弄虛造假做法,其性質顯然更加惡劣。且不說造假本身就不被允許,為(wei) 了造假,當地縣政府還把幾個(ge) 部門和鄉(xiang) 鎮攏到一塊兒(er) 專(zhuan) 門開了個(ge) 會(hui) ,行為(wei) 不僅(jin) 猖狂,更是背離了數據統計的初衷。

  一個(ge) 值得注意的細節是,通渭縣政府不僅(jin) 自己弄虛作假,還要求測繪公司將修剪枝杈的林地圖斑按耕地調查。這樣以行政權力直接介入測繪企業(ye) 日常工作、幹擾測繪數據的做法,顯然也值得警惕。

  聚焦耕地流入流出的真實性,事關(guan) 相關(guan) 方麵決(jue) 策的準確性和嚴(yan) 肅性。因此,高度重視耕地數據造假問題,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進行實地核查和動態監管,堅決(jue) 杜絕耕地數據弄虛作假,就至關(guan) 重要。同時,也要搭建常態化監督機製,增加土地管理信息的公開程度,讓社會(hui) 公眾(zhong) 參與(yu) 監督,通過信息公開倒逼地方政府上報真實耕地數據。

  當然,在這個(ge) 過程中,也要進一步弄清楚個(ge) 別地方做出此類行徑的原因所在。杜絕查而不絕的現象,需從(cong) 根源入手,除了個(ge) 別地方在認識層麵的問題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原因,也要一並弄清楚,進而提出針對性的應對舉(ju) 措。

  耕地數據統計茲(zi) 事體(ti) 大,容不得絲(si) 毫弄虛作假行為(wei) 的出現,唯有以零容忍的態度予以懲罰,才能起到震懾作用,杜絕個(ge) 別地方在耕地統計層麵的小心思。以此而言,此次自然資源部的公開通報的確也是一個(ge) 警示。

  □蘇士儀(yi) (媒體(ti) 人)

  (新京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