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小機場”城市緣何迎來春節旅遊潮

發布時間:2024-02-21 10:41:00來源: 光明日報

  【新聞隨筆】

  相關(guan) 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以小機場所在城市為(wei) 目的地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近2倍,同時帶動“小機場”城市景區門票預訂量同比增長1.8倍。小機場是指位於(yu) 三線及以下城市,除去麗(li) 江、大理等大家熟知的旅遊城市以外的機場,這樣的機場數量在全國共有百餘(yu) 個(ge) 。隨著大眾(zhong) 旅遊進入平民化、個(ge) 性化時代,這些“小機場”城市因其交通、旅遊設施的完善,成為(wei) 新的春節旅遊聚集地。

  當前,社交媒體(ti) 成為(wei) 旅遊生態的有機組成部分,激發遊客出遊的觸點越來越小,也越來越變幻莫測。一碗米粉、一頓烤肉、一幀圖像甚至一陣帶著鹹味的海風都能成為(wei) 出遊的理由。人們(men) 無法想象,春節假期有很多人來到河南許昌,排隊數小時僅(jin) 僅(jin) 為(wei) 了逛當地一家知名的超市,熱話題、小半徑、深度遊成為(wei) 旅遊目的地選擇的一大趨勢。對當下的消費者來說,對商品的需求已經從(cong) 物質層麵上升到了情感共鳴。避開人潮,來到那些非著名的旅遊小城,遊客們(men) 既能感受人文風情,也可深度體(ti) 驗差異化的百姓生活。旅遊從(cong) 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景點打卡,回歸到放鬆身心的本質,不得不說,這背後是旅遊生態的優(you) 化,更是旅遊觀念的成熟。

  交通是旅遊的基礎支撐和先決(jue) 條件。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成就,路網縱橫交織、航線通達全球、貨物往來順暢、出行舒適便利。一個(ge) 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繁榮發展的活力。根據《2022年民航行業(ye) 發展統計公報》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境內(nei) 運輸機場(不含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數量達254個(ge) ,在冊(ce) 管理的通用機場達399個(ge) ,定期航班通航城市(或地區)達249個(ge) 。幹線、支線、通航短途運輸火爆,激活了三四線城市潛在的市場需求。

  廣泛通達、中轉順暢的交通線路與(yu) 鮮明的地方特色使“小機場”城市的火爆成為(wei) 可能。人們(men) 所追求的多樣化、個(ge) 性化旅遊不再局限於(yu) 從(cong) 一地到另一地的空間唯一,而更側(ce) 重全過程的體(ti) 驗與(yu) 感受。目的地機場作為(wei) 航空與(yu) 旅遊業(ye) 融合發展的首要推動力,對於(yu) 提升目的地旅遊接待能力、帶動跨省跨境旅遊產(chan) 品開發、實現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到2035年,國家民用運輸機場達到400個(ge) 左右。這些機場的新建、擴建將為(wei) 交通、旅遊以及人們(men) 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的條件,並為(wei) 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非團隊化、去中心化、減距離化、弱景區化……這些旅遊消費新趨勢,與(yu) 便利的交通相結合,為(wei) “小機場”城市甚至更多小眾(zhong) 旅遊目的地找到了展示、推銷自己的新契機。充分挖掘自身文化或自然資源優(you) 勢,創造內(nei) 容、創新體(ti) 驗,找到與(yu) 大眾(zhong) 出行需求相契合的點,“小機場”城市必將更多地被看見、被遊曆、被體(ti) 會(hui) 。

  (作者:張焱)

  (光明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