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研究發現超1/5試驗性幹細胞存在致癌突變

發布時間:2024-02-21 10:58: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2月20日電 (記者劉霞)很長時間以來,幹細胞移植一直被視為(wei) 是最有前途的新型醫學療法之一。但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19日報道,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再生醫學研究實驗室培育的試驗性幹細胞中,超過1/5存在致癌突變。相關(guan) 論文刊發於(yu) 新一期《自然·生物技術》雜誌。

  最新研究負責人尼希姆·本韋尼斯蒂等人之前的研究表明,實驗室中生長的幹細胞偶爾會(hui) 攜帶致癌突變。為(wei) 洞悉這些致癌突變有多常見,該團隊重新分析了之前的研究,這些研究調查了世界各地大學使用的146種不同幹細胞的基因。結果發現,22%的樣本中,至少存在一個(ge) 可能會(hui) 導致癌症突變的基因。其中最常見的是p53基因,該基因內(nei) 的突變與(yu) 許多人類腫瘤有關(guan) 。

  這些幹細胞是“多能幹細胞”,這意味著它們(men) 與(yu) 發育中的胚胎內(nei) 的幹細胞相似,有可能繁殖並發育成不同類型的身體(ti) 組織。研究人員通常從(cong) 體(ti) 外受精過程中產(chan) 生的廢棄胚胎中提取這些幹細胞,或者從(cong) 成年人身上提取皮膚細胞,並給予某些化學信號分子後獲得這些幹細胞。他們(men) 希望這些幹細胞能發育成心髒、腎髒等身體(ti) 組織的細胞,然後將生成的細胞植入人體(ti) 內(nei) ,以替換受損或患病的器官。

  本韋尼斯蒂強調,他們(men) 的發現並不意味著這些幹細胞不能被用於(yu) 治療,但需要采取措施確保不會(hui) 將癌細胞移植到人體(ti) 內(nei) 。作為(wei) 預防措施,應該讓細胞在培養(yang) 皿中保存的時間盡可能短,因為(wei) 每次細胞分裂都有機會(hui) 出現新突變。細胞一旦出現突變,會(hui) 更快繁殖。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