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十四冬)“十四冬”觀察:冬運賽場也很“國際範”

發布時間:2024-02-22 15:5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呼倫(lun) 貝爾2月21日電 題:“十四冬”觀察:冬運賽場也很“國際範”

  中新社記者 邢蕊 邢翀

  在20日的內(nei) 蒙古冰上運動訓練中心,“十四冬”冰壺混雙決(jue) 賽正酣,引人關(guan) 注的除了場上運動員,還有看台上一群來自俄羅斯的觀眾(zhong) 。

  14歲的伊戈爾第一次來到中國,就遇上了中國最高水平的冰壺賽事,這讓本是“冰壺迷”的他直呼過癮。“我們(men) 知道中國要舉(ju) 辦冬運會(hui) ,特意來看比賽,這裏的天氣和俄羅斯一樣寒冷,冰雪資源非常豐(feng) 富,而且這裏的人們(men) 都很熱情,運動員的水平很出色。”

  兩(liang) 年前的北京冬奧會(hui) ,讓伊戈爾和他的家人了解到冰雪運動在中國的迅速發展。“後冬奧時代”中國首次舉(ju) 行全國冬季項目大型體(ti) 育賽事,“十四冬”賽場也有著濃鬱的“國際範”,如伊戈爾等國際友人,正在親(qin) 身感知著中國冰雪運動的新意新象。

  羅傑·科爾來自加拿大,他是“十四冬”短道速滑賽場的一名裁判,第一次在中國冬運會(hui) 的執裁經曆,給這位經驗豐(feng) 富的國際裁判留下了深刻印象:場館完全達到國際賽事標準、觀眾(zhong) 的熱情超乎想象、賽事工作者非常友好……

  更讓科爾稱讚的,是中國短道速滑選手的競技實力。本屆賽事孫龍成就“四冠王”,包攬了男子三個(ge) 單項冠軍(jun) ,比賽中多次表達出立足冬運、向國際賽場看齊的目標。科爾說,“十四冬”證明了,中國運動員完全具備同國際選手競爭(zheng) 的實力。

  來自保加利亞(ya) 的伊萬(wan) 諾夫有著同樣的觀點。作為(wei) “十四冬”單板滑雪U型場地技巧比賽裁判長,他認為(wei) “十四冬”的場地和組織工作達到了世界杯級別的水平。“這裏有我見過條件最好的訓練場地,一切都與(yu) 我十五年前來中國時大不相同,中國頂尖選手擁有在國際上競爭(zheng) 獎牌的實力。”

  服務於(yu) 米蘭(lan) 冬奧會(hui) 備戰參賽目標,為(wei) 讓中國運動員更加適應國際裁判的判罰尺度,“十四冬”在短道速滑、花樣滑冰等重點項目上邀請了部分高水平外籍裁判來華執裁。科爾、伊萬(wan) 諾夫等國際知名裁判到來,推動著“十四冬”賽事設置與(yu) 國際接軌、競技水平向世界看齊。

  通過“十四冬”這一窗口,也讓外界又一次看見了中國文化的魅力。“十四冬”期間,俄羅斯打蠟師阿娜斯塔西婭·伊萬(wan) 諾夫娜承擔著運動員雪板的打蠟和養(yang) 護工作。第一次來到中國,第一次參加中國冬運會(hui) ,她在工作結束後會(hui) 走走轉轉,“中國的春節文化特別吸引我”。

  “非常幸運,我的工作可以保障雪板的光滑度,有助於(yu) 運動員提升成績,‘十四冬’不僅(jin) 展現了中國運動員的競技水平,還激發了群眾(zhong) 參與(yu) 冰雪運動的熱情,這正是‘十四冬’的魅力所在。”伊萬(wan) 諾夫娜說,她在賽場內(nei) 外拍了很多照片,回去後要把照片分享給家人和朋友,把中國文化介紹給更多人。

  科爾在離開呼倫(lun) 貝爾前同樣戀戀不舍,他已經為(wei) 家人準備好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小禮物,希望今後有機會(hui) 再來中國,相信這裏的冰雪運動將深入發展;觀看完“十四冬”賽事,伊戈爾下一站計劃前往滿洲裏,“要繼續深入感知中國”。(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