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閩商年度報告》在福州發布:五大趨勢解碼閩商發展
中新網福州2月21日電 (龍敏 鄒挺超)於(yu) 21日下午在福建福州舉(ju) 辦的2024全球閩商企業(ye) 領袖年會(hui) 上,由《閩商》雜誌社編撰的《2023閩商年度報告》正式發布。報告從(cong) 民營經濟“政策大年”,“晉江經驗”再掀熱潮;消費提振成年度關(guan) 鍵詞,福建“福”字號品牌引關(guan) 注;外貿“新三樣”熱門,體(ti) 現中國製造高質量發展及產(chan) 業(ye) 向全球輸出趨勢;A股閩商研發投入穩定增長,創新成閩商上市公司發展最重要驅動;縣域重點產(chan) 業(ye) 鏈成焦點,“鎮域經濟”意義(yi) 更加凸顯等五大趨勢解碼閩商發展的總體(ti) 概況。
回望2023,“民營經濟”是與(yu) 閩商切身利益最相關(guan) 的政策關(guan) 鍵詞。過去一年來,無論國家層麵,還是地方層麵,為(wei) 民營經濟發展支持與(yu) 鼓勁的動作不斷。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中,“晉江經驗”獲得高度重視。該意見提出,不斷創新和發展“晉江經驗”,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對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以適當形式予以固化。
引領全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標杆的“晉江經驗”,是福建改革開放40多年的經驗與(yu) 成果,也是對閩商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的歸納與(yu) 總結。創新和發展“晉江經驗”首次寫(xie) 入中央文件,作為(wei) “晉江經驗”的見證者、踐行者、受益者,閩商倍感自豪。
去年是消費提振年,與(yu) 消費息息相關(guan) 的輕工業(ye) ,素來是閩商的強項,也是新的產(chan) 業(ye) 投資方向。年輕消費群體(ti) 越來越願意為(wei) 改善生活體(ti) 驗買(mai) 單,這也催生了智能化產(chan) 品、預製菜等為(wei) 代表的“新懶人經濟”。而閩商在智能家居、預製菜等領域的布局也是2023年一大亮點。
2023年,“國潮”依然洶湧,但區域品牌的力量也在日漸崛起。福建推出的“福見福品”,顯示了將“福”文化資源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的趨勢。打造“福”字號品牌、製造“福”字號產(chan) 品,將福建“福”字打響,是閩商新的創業(ye) 方向。
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中國外貿同樣備受關(guan) 注。被稱為(wei) 外貿“新三樣”的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chan) 品走紅的背後,是中國製造業(ye) 向高質量發展的大勢。
外貿“新三樣”中,新能源汽車以及作為(wei) 其上遊的鋰電池正是福建當下關(guan) 注的重點產(chan) 業(ye) 之一。寧德時代以及福建日益壯大的新能源電池產(chan) 業(ye) ,正在打造的世界級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材料先進製造業(ye) 中心,成為(wei) “新三樣”出口有力的產(chan) 業(ye) 支撐。
更值得關(guan) 注的是,寧德時代等中國新能源產(chan) 業(ye) 企業(ye) ,正在向全球拓展市場、輸出產(chan) 業(ye) 。從(cong) 產(chan) 品輸出到產(chan) 業(ye) 輸出,是中國製造未來的重要方向。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福建A股上市公司共有171家,占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3.20%,其中民營企業(ye) 123家,占絕對多數。去年前三季度,上市閩企的經營穩中有進。福建省A股上市公司營業(ye) 收入合計26805.76億(yi) 元,排名全國第五。其中,89家公司營收實現正增長,營收超千億(yi) 的企業(ye) 福建有6家,數量位列全國第四。
2023年前三季度,171家福建A股上市公司中,有155家公布了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共計359.1億(yi) 元,創新已經成為(wei) 閩商上市公司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具體(ti) 而言,研發投入超億(yi) 元的有48家,其中超5億(yi) 元的有8家:寧德時代、星網銳捷、銳捷網絡、三鋼閩光、紫金礦業(ye) 、廈門鎢業(ye) 、福耀玻璃、吉比特。
寧德時代2023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達148.76億(yi) 元,已經接近2022年整年的研發投入(155.1億(yi) 元)。
2023年,福建縣域發展值得注意的趨勢是,縣域重點產(chan) 業(ye) 鏈有了一份較為(wei) 詳盡的指導“綱領”。9月,福建工信廳聯合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福建省縣域重點產(chan) 業(ye) 鏈發展白皮書(shu) (2023)》,成為(wei) 福建省首份係統介紹縣域重點產(chan) 業(ye) 鏈的指導性文件。
對閩商來說,這份文件不亞(ya) 於(yu) 一份“投資指南”,為(wei) 閩商的下一步投資圈定了重點縣域和重點產(chan) 業(ye) 。該《白皮書(shu) 》指出,在全省83個(ge) 縣域(不含金門)中,產(chan) 業(ye) 鏈布局清晰、產(chan) 業(ye) 特色明顯,在國內(nei) 外市場具有較強競爭(zheng) 力的縣域有10個(ge) ,縣域數量占全省12.1%,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營業(ye) 收入占全省45.7%,分別為(wei) 晉江市、蕉城區、長樂(le) 區、惠安縣、福安市、海滄區、南安市、福清市、龍海區和泉港區;產(chan) 業(ye) 鏈發展基礎較好、產(chan) 業(ye) 特色較為(wei) 明顯、發展路徑較為(wei) 清晰的縣域有47個(ge) ,縣域數量占全省56.6%,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營業(ye) 收入占全省48.4%。
這一年同樣熱門的還有“強鎮”概念。在“2023鎮域經濟500強”中,福建強鎮占據34席,大多位於(yu) 泉州,僅(jin) 晉江一縣就貢獻了9個(ge) 。鎮域發展對縣域經濟的支撐效應更加明顯,閩商對鎮域經濟的貢獻也將成為(wei) 今後數年的熱點。(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