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近10個季度以來的首次反彈!國產手機為何一機難求
國產(chan) 手機為(wei) 什麽(me) 一機難求
手機市場高質量供給不僅(jin) 能滿足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還能激發消費升級意願,釋放新的發展動能。擁有與(yu) 時俱進的創新力,培育更多新質生產(chan) 力,國產(chan) 手機乃至中國製造才能更有競爭(zheng) 力。
近日,多家市場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23年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實現同比增長,實現近10個(ge) 季度以來的首次反彈。與(yu) 此同時,不少國產(chan) 手機還出現“一機難求”的火熱局麵。近年來持續低迷的手機市場迎來曙光,充分印證高質量供給能有效引領消費新需求。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回暖,源自換機周期和市場大勢影響。近年來,安卓手機換機周期一般為(wei) 3年至5年。從(cong) 上輪出貨量峰值看,2023年底,市場進入新的換機周期。此外,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近3年持續下滑,上年同期基數較低,加之市場自我調整帶來觸底反彈。從(cong) 2023年四季度數據看,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也明顯回暖。2023年下旬,正是因為(wei) 對市場有樂(le) 觀預期,不少手機廠商提前發布新品,給市場添了“一把火”,加速了市場複蘇腳步。
以華為(wei) 強勢回歸為(wei) 例。2023年8月,華為(wei) 推出Mate 60係列手機,搭載全新麒麟芯片和自主研發的鴻蒙操作係統,獲得了“性能強悍、絲(si) 滑流暢”等市場好評,上市至今仍“一機難求”。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24年前兩(liang) 周,華為(wei) 重回國內(nei) 智能手機市場銷量第一的位置。自2023年三季度起,華為(wei) 手機銷量開始逆勢增長,四季度銷量同比增長高達71.1%,國內(nei) 市場份額提升至15.2%。
要看到,手機市場回暖,並非個(ge) 個(ge) “一機難求”。智能手機早已進入存量市場,一邊是不斷放緩的市場增長,一邊是持續提升的研發投入與(yu) 創新成本,市場兩(liang) 極分化明顯,高端化才有出路。此前,蘋果手機憑借引領式創新和完整的生態係統,打造出較高的品牌認可度,在高端市場占據領先優(you) 勢。如今,華為(wei) 也有望走出同樣的路徑。此次華為(wei) 回歸展示出的品牌忠誠度、差異化創新能力、日漸完善的產(chan) 業(ye) 鏈和生態體(ti) 係,並非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被打壓前的華為(wei) 就是國產(chan) 高端手機的代表品牌。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華為(wei)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蘋果,居第二位。
“一機難求”也表明,存量中仍有增量,好產(chan) 品總有出路。創新引領消費,處處都有例證。比如,近年來逆勢增長的折疊屏手機,在外觀形態上顯著改善;當下火爆的新款機型迎合了大模型、衛星通話等新消費需求;“5G+人工智能”手機踩上了4G向5G轉換的節點。深挖存儲(chu) 、影像、連接等新技術,解決(jue) 輕薄、速度、續航等難點,手機市場新增長點就會(hui) 不斷湧現。高質量供給不僅(jin) 能滿足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還能激發消費升級意願,釋放新的發展動能。
創新永無止境。國產(chan) 手機乃至中國製造的發展曆史和現實告訴我們(men) ,靠模仿式創新就能立足的時代已經過去,顛覆式創新、原始性創新才有更值得期許的未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突飛猛進,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正如打敗膠卷的是數碼相機,打敗數碼相機的是手機,未來的手機也許根本不是現在的模樣。但無論怎樣,擁有與(yu) 時俱進的創新力,培育更多新質生產(chan) 力,國產(chan) 手機乃至中國製造才能更有競爭(zheng) 力。(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