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全國人大代表尤政:積極探索卓越工程師培養路徑

發布時間:2024-02-23 11:17:00來源: 光明日報

  【築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代表委員履職記】

  作為(wei) 卓越工程師等創新人才培養(yang) 的主體(ti) ,高校應當何為(wei) ?

  全國兩(liang) 會(hui) 召開在即,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尤政對近一年調研和實踐提出的建議進行再修改。他認為(wei) ,從(cong) 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關(guan) 鍵在卓越工程師的培養(yang) ,麵對新的形勢和挑戰,必須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卓越工程師培養(yang) 路徑。

  尤政說,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現階段,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方興(xing) 未艾,作為(wei) 推動我國產(chan) 業(ye) 體(ti) 係發展的戰略力量,卓越工程師群體(ti) 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

  我國從(cong) 2010年啟動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ang) 計劃1.0,並在2018年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ang) 計劃2.0。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工程教育體(ti) 係。

  尤政長期從(cong) 事微米納米技術、智能微係統技術及其應用研究,在我國率先開展了微機電係統、微係統技術及其在高端裝備中的應用研究,以及微納航天器的技術創新與(yu) 工程實踐。他是深耕工科教學一線30餘(yu) 年的“尤老師”、華科大的“尤校長”,是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的智能微係統團隊負責人。同時,他還擔任中國科協副主席、教育部科技委常務副主任等職務。站在教育、科技、人才的交匯點上,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將學生的創新能力與(yu) 工程實踐相結合,以人才培養(yang) 助推國家科技進步和產(chan) 業(ye) 升級。

  在去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尤政提交了關(guan) 於(yu) 加快構建高校人才培養(yang) 融合創新模式、提高人才培養(yang) 與(yu) 國家需求的匹配度等建議,其中就提到了要加大卓越工程師的培養(yang) 力度。今年兩(liang) 會(hui) ,他將“加快完善卓越工程師培養(yang) 機製,築牢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發展根基”作為(wei) 一個(ge) 獨立主題來深入研究。為(wei) 此,尤政帶領團隊做足了功課。一年來,他先後赴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七〇一所)、長江存儲(chu) 、高德紅外,以及英國劍橋大學、曼徹斯特大學,法國埃夫裏-巴黎薩克雷大學等企業(ye) 、高校進行了調研。

  作為(wei) 傳(chuan) 統工科強校,華科大入選了首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2023年4月,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正式成立。近一年的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yang) 都有哪些經驗,又遇到了哪些難題?結合華科大的卓越工程師培養(yang) 實際,尤政深入分析了製約當前卓越工程師等創新人才培養(yang) 的因素,並據此從(cong) 國家、社會(hui) 、企業(ye) 、高校等多個(ge) 層麵分別提出建議。

  “抓住全麵提高人才培養(yang) 能力這個(ge) 重點,努力培養(yang) 能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把我國打造成為(wei) 世界工程創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尤政說,“未來,華科大將繼續麵向國家重大需求、深化產(chan) 教融合、堅持追求卓越,打造具有華科大特色的卓越工程師新模式,爭(zheng) 做卓越工程師培養(yang) 的排頭兵。”

  (光明日報 本報記者 王建宏 張銳)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