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著力突破瓶頸製約(思想縱橫)

發布時間:2024-02-27 15:36:00來源: 人民日報

  過去一年,我國經濟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nei) 部困難,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除了要直麵外部嚴(yan) 峻複雜形勢造成的不穩定不確定性,還要克服自身發展麵臨(lin) 的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社會(hui) 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等困難和挑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麵對複雜形勢、複雜矛盾、繁重任務,沒有主次,不加區別,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我們(men) 要講求工作推進的方式方法,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不斷推動改革創新,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無畏的擔當精神著力突破瓶頸製約。

  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進程中,常會(hui) 因某些方麵滯後或某些環節薄弱製約發展步伐。如果解決(jue) 得好,突破瓶頸製約,就會(hui) 實現質的飛躍,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回望曆史,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發展從(cong) 來不是一帆風順的,一直是在不斷破解發展瓶頸、解決(jue) 矛盾問題中前進的。新時代以來,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采取一係列戰略性舉(ju) 措、推進一係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係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係列標誌性成果,著力突破影響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瓶頸製約,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這啟示我們(men) ,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一項項重大成果,都是在解決(jue) 難題、攻克難關(guan) 中取得的。麵對發展中的瓶頸製約,絕不能回避掩飾、有畏難情緒,而是要始終保持正視問題的清醒頭腦和積極態度,保持解決(jue) 問題的堅定決(jue) 心和耐心。

  當前,推動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主要體(ti) 現在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強、供給體(ti) 係質量還不高、資源要素投入消耗較大、綠色生產(chan) 生活方式還未完全形成等。我們(men) 要深刻認識到,現階段所麵臨(lin) 的困難挑戰和瓶頸製約,是前進中的問題、發展中的煩惱。隻要我們(men)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就一定能夠繼續爬坡過坎、攻堅克難,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wei) 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

  著力突破發展的瓶頸製約,要有全局觀,對各種矛盾做到了然於(yu) 胸,同時又要緊緊圍繞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務,優(you) 先解決(jue)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jue) ,在整體(ti) 推進中實現重點突破,以重點突破帶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整體(ti) 躍升。製約發展的障礙是什麽(me) ?存在的頑疾症結在哪裏?如何科學有效解決(jue) ?要將這些問題一個(ge) 個(ge) 攻破,就要找準突破口和著力點,拿出正確的思路和策略,確保解決(jue) 問題、取得實效。比如,在科技領域,一些關(guan) 鍵核心技術仍受製於(yu) 人,“卡脖子”問題較為(wei) 突出。突破瓶頸製約,就要跟蹤全球科技發展方向,扭住自主創新這個(ge) “牛鼻子”,瞄準關(guan) 鍵核心技術進行攻關(guan) ,努力破除一切束縛創新驅動發展的觀念和體(ti) 製機製障礙,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著力突破發展的瓶頸製約,還要把握好規律,運用好科學方法論。近年來,在引領中國經濟砥礪前行的實踐中,我們(men) 黨(dang) 深化了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概括提出“五個(ge) 必須”。麵對紛繁複雜的形勢,我們(men) 要牢牢把握“五個(ge) 必須”,準確理解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意圖和落實舉(ju) 措,在把握規律的基礎上以創造性工作突破瓶頸製約,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局麵。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我們(men) 黨(dang) 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在突破瓶頸製約的過程中,要把握好“穩”和“進”、“立”和“破”的辯證關(guan) 係,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做到大方向、戰略部署要穩,在守住根基、穩住陣腳的基礎上攻堅克難,該立的要積極主動立起來,特別是要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做好新舊模式之間的銜接和切換,在戰勝挑戰中發展壯大,在闖關(guan) 奪隘中開拓新局。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7日 09 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