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全國政協委員王建安:創新和規範管理植入性醫療器械
中新網杭州2月27日電(趙曄嬌 郭天奇)近年來,國內(nei) 醫療器械自主創新取得係列突破,但總體(ti) 水平仍然不高,與(yu) 國外醫療器械行業(ye) 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國產(chan) 醫療器械所占市場份額不足,成為(wei) 看病貴的主要原因之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經血管植入器械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王建安在接受中新社專(zhuan) 訪時,建議推進植入性醫療器械創新和規範管理。
“植入性醫療器械作為(wei) 一種重要的醫療手段,在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疾病治療效果方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王建安說。
據王建安介紹,進口與(yu) 國產(chan) 的植入性醫療器械產(chan) 品價(jia) 格差異較大,如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產(chan) 品,目前臨(lin) 床在用的進口產(chan) 品價(jia) 格約30萬(wan) 元,國產(chan) 價(jia) 格在20萬(wan) 元左右,可在保證高品質療效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國產(chan) 替代趨勢,從(cong) 而減輕眾(zhong) 多家庭的醫療負擔。
“然而國產(chan) 醫療器械目前所占市場份額依舊不足,以我從(cong) 事的心血管領域為(wei) 例,2021年中國國產(chan) 植入式心髒起搏器市場份額僅(jin) 占6.46%。”王建安說。麵對植入性醫療器械的一係列發展問題,當如何破局?
王建安建議相關(guan) 部門為(wei) 植入性醫療器械研究注冊(ce) 、應用、保護、管理等全鏈條環節開通“綠色通道”,支持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科研機構聯合高水平醫療機構、高技術企業(ye) 等成立植入性醫療器械研發聯盟,努力探索出一條健康可持續的“產(chan) 學研醫”的發展道路。
同時,為(wei) 了減少科研人員顧慮,促進成果轉化的順利開展,王建安建議科技部牽頭相關(guan) 部門進一步推進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推廣科技成果賦權和轉化的成功經驗,組織科技、產(chan) 業(ye) 、法律等方麵的專(zhuan) 家成立職務發明界定委員會(hui) ,建立細化的盡職免責製度。
此外,王建安認為(wei) ,相關(guan) 部門應更好地支持和保護原研性植入性醫療器械研究各方的主體(ti) 利益,嚴(yan) 格創新醫療器械審批流程,限製低水平、高重複、無意義(yi) 的植入性醫療器械進入市場,進一步激發高技術企業(ye) 的創新動能,形成良性競爭(zheng) 機製。
在王建安看來,植入性醫療器械屬於(yu) 高科技和學科交叉的產(chan) 品,技術發展快、風險高,應用法律來保證創新行動的發展動力和持續性。
“建議國家藥監局聯合相關(guan) 部門推動《醫療器械管理法》盡快出台,鼓勵學者開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監管科學理論研究,此外,建議選取有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科研平台或有植入性醫療器械研發基礎的部分發達省市,開展植入性醫療器械研發試點,將審批權限適當下放,將考察、鑒定等流程前置,觸角前伸,為(wei) 審批、研發提速,加強上市植入性醫療器械的全生命周期監管。”王建安還建議,國家醫保局建立植入性醫療器械采購目錄,推動國產(chan) 創新醫療器械盡快投入使用,降低患者醫療費用。(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