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福建寧德用心用情培育台胞創業沃土

發布時間:2024-02-29 11:2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寧德2月28日電 (吳允傑)28日,福建省寧德市政協港澳台僑(qiao) 和外事委員會(hui) 邀請台灣同胞走進政協並座談交流。

  寧德市政協副主席林岩峰表示,要抓住當前福建建設兩(liang) 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機遇,積極參與(yu) 閩台鄉(xiang) 建鄉(xiang) 創合作,通過項目合作、人才交流、文化交流等活動,促進兩(liang) 岸融合發展。

  與(yu) 會(hui) 人士建議,打造閩台鄉(xiang) 建鄉(xiang) 創服務示範市,加強寧(德)台(灣)鄉(xiang) 建鄉(xiang) 創合作,吸引更多台灣建築師、文創團隊參與(yu) 寧德鄉(xiang) 村建設,讓台胞紮根寧德、安心發展。

  “我們(men) 希望能夠在這裏盡情發揮,把時間用滿用足,讓我們(men) 的理念、技術與(yu) 當地更好地融合。”台灣建築設計師、台灣創新建築聯合協會(hui) 理事長林亦奇在座談會(hui) 上說,將充分發揮台灣團隊的作用,助力當地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建築師驛站是與(yu) 會(hui) 人員的關(guan) 注點之一。林岩峰說,要充分發揮驛站作用,厚植台胞台企來寧創業(ye) 的實踐沃土,持續拓展兩(liang) 岸民眾(zhong) 的交流與(yu) 合作。

  如何培育台胞台企來寧創業(ye) 的沃土?於(yu) 去年在中新社福建分社融媒體(ti) 中心(寧德)、台灣創新建築聯合協會(hui) 同步揭牌成立的“融情·同心”寧台建築師驛站先行先試。

  在“融情·同心”寧台建築師驛站的牽線搭橋以及寧德市政協港澳台僑(qiao) 和外事委員會(hui) 、市台港澳辦的推動幫助下,林亦奇將落地寧德市實施閩台鄉(xiang) 建鄉(xiang) 創項目,並已和寧德市蕉城區七都鎮達成共識。

  “驛站是一個(ge) 很好的拓展渠道和服務平台,讓我感覺在寧德創業(ye) 很安心。”林亦奇說,通過驛站,兩(liang) 地民間交流愈加熱絡、同胞情誼更加深厚,對大陸的認知和了解也在不斷提升;希望雙方共同努力,將驛站打造成為(wei) 兩(liang) 岸青年建築師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

  不止於(yu) 寧台鄉(xiang) 建鄉(xiang) 創合作項目,“融情·同心”寧台建築師驛站致力於(yu) 突出“民間性、公益性、廣泛性、微服務”特色,不斷創新服務載體(ti) ,形成“資源整合、互助友愛、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麵,為(wei) 在寧台胞打造溫暖港灣,為(wei) 台胞落地發展賦予新動能。

  談起“融情·同心”寧台建築師驛站的服務,寧德市錢威工業(ye) 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之一、CTO(首席技術官)、台灣淡江大學博導錢威感受頗深。他說,在公司發展過程中,驛站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不僅(jin) 幫助他們(men) 更加了解當地的政策,還全力幫助企業(ye) 反映、協調和解決(jue) 實際困難,助力企業(ye) 更好更快發展。

  據介紹,台資企業(ye) 寧德市錢威工業(ye) 科技有限公司長期聚焦於(yu) 新能源產(chan) 業(ye) ,專(zhuan) 注新能源與(yu) 物聯網發展,通過整合高校高端科研資源,形成研究、開發、生產(chan) 一體(ti) 化係統,當前已獲得充電樁相關(guan) 專(zhuan) 利12件,國家發明專(zhuan) 利1件。

  自“融情·同心”寧台建築師驛站成立以來,已聯動寧德市政協港澳台僑(qiao) 和外事委員會(hui) 、市台港澳辦等相關(guan) 部門,協助該公司反映、協調和解決(jue) 涉及用地、電力、金融等方麵問題,建立了良好的反饋機製。

  “每次到驛站,寬鬆的環境讓人能敞開心扉交流,拉近彼此的距離。”錢威說,希望驛站更好地發揮平台作用,讓更多在寧台胞台企走進驛站、了解驛站,幫助他們(men) 更好地融入當地的工作及生活,同時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共同尋找發展良機。

  “融情·同心”寓意兩(liang) 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其中,“融情”表達兩(liang) 岸人民相互了解和信任的過程;“同心”表達兩(liang) 岸人民一起努力合作實踐的態度,相互支持、攜手發展。該驛站旨在通過“線上+線下”常態化的座談交流、互訪交流等機製,搭建兩(liang) 岸青年建築師交流交往和政策溝通的支撐平台。

  中新社福建分社社長助理呂巧琴表示,將持續發揮“融情·同心”寧台建築師驛站服務、溝通和協調作用,助力在寧台胞、台企更好地融入當地工作及生活;並通過驛站開展常態化的交流活動、政策宣介、文旅風光以及閩台農(nong) 特產(chan) 品展示等,為(wei) 兩(liang) 岸民間友好往來搭建一個(ge) 帶有“家的溫度”的平台。(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