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加強互聯互通 擴大京津冀“工作生活圈”

發布時間:2024-02-29 11:31:00來源: 央廣網

  編者按:“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wei) 重大國家戰略十周年。回望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不平凡的成績單,央廣網策劃推出《央廣時評·瓣瓣同心》係列評論,總結三地協同發展的成果與(yu) 經驗。

  京津冀三地地緣相接、人緣相親(qin) ,地域一體(ti) 、文化一脈。加強三地互聯互通,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基於(yu) 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全局考慮,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新增長極的重大國家戰略。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首先要下好交通“先手棋”,加強互聯互通。經過多年不懈努力,京津冀地區多節點、網格狀、全覆蓋的綜合交通網絡已基本形成。數據顯示,京津冀區域內(nei) 高鐵總裏程已增加到2624公裏,實現了對區域內(nei) 所有地級市的全覆蓋;三省市高速公路總裏程達到近1.1萬(wan) 公裏,京津雄核心區半小時通達、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大興(xing) 機場、北戴河機場、普寧機場建成投用,京津冀九個(ge) 規劃機場全部實現通航……這些數字不僅(jin) 代表著“軌道上的京津冀”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更意味著區域內(nei) 、城市間聯係得更加緊密,人們(men) 的工作生活更加高效、便捷。

  交通“大動脈”的暢通無阻,輻射到三地居民出行、飲食、消費等各個(ge) 方麵。從(cong) 環京通勤人員乘坐定製快巴,隻需1小時便可由河北廊坊到達北京國貿,到雄安新區與(yu) 天津兩(liang) 地實現公交乘車碼互聯互通,再到河北首衡高碑店市場的果蔬、幹副等產(chan) 品不到2個(ge) 小時便可端上北京市民餐桌,城市間資源共享、優(you) 勢互補,越來越多人實實在在地嚐到了協同發展的“甜頭”。

  人員物流的往來流動,也給沿途各地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對於(yu) 京津冀三地居民來說,無論是想欣賞天津的相聲、品嚐北京的地道小吃,還是感受河北的自然風光、人文曆史,如今隻需“一腳油門”或“一張高鐵票”,就能輕鬆抵達目的地。在“冬奧小城”河北張家口崇禮,每逢周末,許多滑雪愛好者都會(hui) 選擇搭乘“滑雪專(zhuan) 列”來到這裏,開啟冰雪之旅。自“京張通滑卡”發售後,京張兩(liang) 地多個(ge) 滑雪場實現“一卡通滑”,區域間合作聯動進一步增強,持續助力釋放旅遊消費潛力。據統計,僅(jin) 在今年春節期間,崇禮就接待遊客47.38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21億(yi) 元。

  與(yu) 此同時,京津冀三地依托信息共享、信息互認等製度機製,共推社保卡“一卡通”建設,加快實現三地社保卡跨省通用、一卡多用,社會(hui) 保障、就醫購藥、借閱書(shu) 籍、文博觀展等線上線下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從(cong) 通用到好用,一張小小卡片不僅(jin) 拉近三地社會(hui) 福利保障和公共服務製度規則的“軟聯通”,更增強了三地居民協同發展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眼下,連接京冀兩(liang) 地的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建設工程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建成後將連通北京商務中心區、城市副中心、三河燕郊、平穀新城等重點功能區。隨著更多項目、政策舉(ju) 措的落地見效,京津冀“工作生活圈”將不斷延展範圍,三地城鄉(xiang) 居民的交流交往、共享發展將更加密切。(央廣網評論員 關(guan) 靈子)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