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防城港建設生態海堤 保護北部灣海域生物多樣性
中新網防城港2月28日電 (卜小釗)海風習(xi) 習(xi) 、紅樹搖曳,漫步在廣西防城港市西灣紅沙環海岸線和山心沙島上,身旁鬱鬱蔥蔥的紅樹林綿延入海,這裏曾經“髒、亂(luan) 、差”的麵貌如今已煥然一新。
2月26日至2月27日,2024年廣西環保世紀行活動走進廣西防城港市,媒體(ti) 采訪團跟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hui) 專(zhuan) 題調研組,實地探訪該市海洋生態保護修複成效。
防城港市擁有530多公裏的海岸線,海岸帶資源是該市立市之本和精華所在。在生態整治以前,西灣紅沙環海岸由於(yu) 受到海浪、風暴潮及周邊城市建設的影響,海岸侵蝕嚴(yan) 重,生態功能缺失,嚴(yan) 重影響了西灣海域的生態景觀。
2012年開始,防城港市對紅沙環生態海堤實施了生態護岸、置石駁岸、堤腳魚礁、木棧道、人工瀉湖濕地、半紅樹群落恢複、鹽沼草恢複等修複建設工程,逐步構建了集海岸防護、生物多樣性及生態恢複、景觀優(you) 化、休閑科普於(yu) 一體(ti) 的生態海堤。
廣西防城港市海洋局副局長唐上平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西灣紅沙環生態海堤項目在2023年9月成功入選自然資源部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共同評選的全球海岸帶生態減災協同增效八大國際案例之一,向全球推介。
坐落在企沙鎮山新村的山心沙島上,天藍水清,鬱鬱蔥蔥的木麻黃伴隨著海風沙沙作響。因擁有紅樹林、泥質灘塗、沙灘等優(you) 質且豐(feng) 富多樣的濱海濕地生境,山心沙島成為(wei) 廣西沿海最重要的水鳥棲息地之一,也是東(dong) 亞(ya) —澳大利西亞(ya) 鳥類遷徙路線重要的中轉站和越冬地。
據介紹,山心沙島生態島礁項目完成實施後,島體(ti) 麵積由2017年的4.1公頃擴展至9.2公頃。生態擋沙堤發揮防浪固沙作用,新種植的紅樹林、草海桐、馬鞍藤等濱海植物也已長成規模,不斷改善周圍生態環境及提升海島生物多樣性。
為(wei) 鞏固建設成果,山新村人大代表聯絡站的代表及村委幹部不定期進行視察,開展對山心沙島周邊的環境進行整治,清理海洋垃圾。
“近年來,山心沙島吸引了更多遷徙候鳥在此過冬,在這其中,世界珍稀鳥類的勺嘴鷸也頻繁出現,充分地體(ti) 現了島體(ti) 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企沙鎮山新村人大代表聯絡站副站長陳波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