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Sora賣課亂象:一毛錢“教程”誘惑收割小白

發布時間:2024-03-04 12:35:00來源: 新京報

  Sora來了,隨之而來的還有投機者。

  “懂得AI(人工智能)的技術人員不一定能通過AI賺到錢,因為(wei) AI在B端落地很難,但不懂AI技術的人照樣可以通過賣課賺到錢。”一些號稱AI“講師”的口中,自己懂不懂AI不重要,可以實現抹平AI“信息差”。

  2023年,ChatGPT點燃科技圈,進入2024年,OpenAI推出的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又一次讓人看到了科技進步的魅力。與(yu) 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想要試用和了解Sora,從(cong) 而在行業(ye) 顛覆時“先人一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抓住人們(men) 這種焦慮心理,並在Sora公測之前率先“賺錢”的,是一些知識課程售賣者。

  近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多個(ge) 電商、社交平台以不同關(guan) 鍵詞搜索發現,市麵上不乏Sora的“教程”“解讀”,售價(jia) 從(cong) 幾元至近百元不等。此外,還有賣家打著Sora免費送資料的旗號,建群拉新並誘導付費。

  “這些課程可能隻是簡單堆砌概念和術語,介紹操作技巧,無法深入AI技術的核心原理和實際應用。對想要真正掌握AI技術的用戶來說,無疑是隔靴搔癢。”中國信息協會(hui) 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告訴貝殼財經記者。

  技能與(yu) 賺錢掛鉤,最低隻需一毛錢

  “Sora文本生視頻變現賺錢”“Sora賺錢提前布局”“利用這個(ge) 技術給自己賺到錢才是王道”,電商平台上,當Sora相關(guan) “教程”與(yu) 賺錢掛鉤,無疑是種誘惑。

  貝殼財經記者瀏覽發現,這類“教程”的售價(jia) 最高為(wei) 99元,最低則隻需0.1元。貝殼財經記者以低價(jia) 購買(mai) 其中一份“教程”發現,所謂“教程”是一份在線文檔,主要內(nei) 容包括Sora介紹、生成視頻以及大段其他媒體(ti) 、自媒體(ti) 發布的解讀文章。對比不難發現,90%內(nei) 容都是能夠在網絡上公開找到的資料。

  而另一份售賣的“教程”則列舉(ju) 了普通人能夠用Sora賺錢的“十大機會(hui) ”,包括售賣Sora賬號和邀請碼,使用Sora生產(chan) 視頻做自媒體(ti) ,製作Sora使用教程知識付費等。

  “AI火了之後,很多人沒有賺到錢,但是教別人怎麽(me) 使用提示詞的人賺到錢了,Sora也一樣,我們(men) 要利用好這個(ge) 信息差。”在貝殼財經記者購買(mai) 的“教程”視頻中,講師如此引導著學員們(men) 。

  網上售賣的“教程”內(nei) 容可謂豐(feng) 富,不過,OpenAI至今未對公眾(zhong) 開放Sora的測試權限,不少售賣“教程”的人表示擁有“申請Sora內(nei) 測名額步驟”。

  對此,貝殼財經記者下載“教程”後發現,其所謂的“Sora內(nei) 測名額”實際上是要用戶以“紅隊”(網絡實戰攻防演練中的攻擊方)身份在OpenAI官網進行內(nei) 測申請,“教程”還頗為(wei) 貼心地提醒用戶“填寫(xie) 信息最好郵件寫(xie) 穀歌,居住國家選美國,專(zhuan) 業(ye) 知識選擇計算機。”然而同樣標明,通過(不通過)全看緣分。

  李一舟AI課遇封殺,千元課程仍在更新

  賣課掘金,從(cong) 事知識付費的“網紅”李一舟此次被推至台前。

  據飛瓜數據顯示,李一舟AI課《每個(ge) 人的人工智能課》一年內(nei) 賣出約25萬(wan) 套,銷售額約5000萬(wan) 元。他也被網友調侃為(wei) “國內(nei) 最懂如何利用ChatGPT賺錢的創業(ye) 者”。

  1月22日,許潔在李一舟直播間購買(mai) 了199元的《每個(ge) 人的人工智能課》,隨後被泛舟工作室助教引流到微信學習(xi) 群。而百元花費隻是一道初級門檻,幾日後,許潔經過推銷“轟炸”後,又下單了1980元的《AI高階實戰課》。

  “他就說在教Stable Diffusion,還說這個(ge) 課程很難,需要三個(ge) 月才能學會(hui) 。結果內(nei) 容很水,每隔三天給你看15分鍾,教程內(nei) 容我之前基本也看到過。”許潔向貝殼財經記者形容,李一舟在AI高階課的聲音,就像“把關(guan) 鍵詞句錄好用AI生成的一樣”。

  根據學員所說,用兩(liang) 天時間看完了30多節AI課,最直觀感受就是想申請退錢。“課程大概可以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部分,前麵讓你認識AI,以及教你如何使用ChatGPT,課程後麵開始實操,介紹ChatGPT的應用場景。例如怎麽(me) 用ChatGPT寫(xie) 簡曆、模擬麵試等。這些內(nei) 容一搜一大堆,更離譜的是,課程中間甚至穿插了一些硬廣。總而言之,花199元買(mai) 這個(ge) 課程完全不值得。”

  貝殼財經記者在黑貓投訴平台上以“李一舟”為(wei) 關(guan) 鍵詞搜索發現,目前已有36條相關(guan) 投訴記錄,理由多指向虛假宣傳(chuan) 。

  喧鬧與(yu) 吐槽聲中,李一舟賣課路也戛然而止。2月22日,李一舟的AI課在抖音、微信櫥窗裏突然“查無此課”,微信視頻號也被禁止關(guan) 注。

  不過,許潔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自己199元購買(mai) 的課程還能繼續學習(xi) ,而“一對一”的《AI高階實戰課》同樣仍在更新。

  許潔和AI高階課“班主任”溝通退款時,對方勸自己不要被網上的視頻、不良言論誤導,“都是同行搞惡意競爭(zheng) 、故意傳(chuan) 播的。”對方表示,法務部門已經開始進入調查,“我們(men) 的課程正常更新,同學不要擔心。”

  2月28日,許潔收到“班主任”發來的第17節課更新鏈接和課程PPT。

  賣課現拉新套路,“不必過分迷信或恐懼AI技術”

  貝殼財經記者發現,“教程”售賣亂(luan) 象之中,還存在不少標價(jia) 0.1元或者幹脆免費贈送課程的賣家。

  貝殼財經記者通過電商平台0.1元購買(mai) 了一份“教程”後,被賣家拉入了“AI破局群”,該群不僅(jin) 贈送“Sora資料”,還有“新人福利”。而這份“教程”中賺錢還有新玩法——拉新賣課。

  貝殼財經記者加入“AI破局群”後,2小時內(nei) 9人被拉入了群聊,管理員不時在群內(nei) 發布消息稱:“曾經抓住了AI機會(hui) ,成立了團隊創業(ye) ,all in(全部投入),放大,44天就有2萬(wan) 人付費,太強了”“一句話,如果你也想入局AI,探索副業(ye) 或者創業(ye) 機會(hui) ,值得加入,即使最終不玩AI,499元的試錯也值得。”

  這一免費贈送課程的套路也比較簡單,貝殼財經記者在課程售賣者的朋友圈看到,1.6萬(wan) 元可成為(wei) “合夥(huo) 人”,或者以199元、49.9元進入星球,購買(mai) 專(zhuan) 欄。此外,拉新加入“戰隊”可以拿到最高50%的獎勵,499元起步價(jia) ,每單多賺100多元。”

  上述玩法已和Sora無關(guan) 。貝殼財經記者觀看了一段群友分享的視頻發現,同類群多達100個(ge) ,所謂講師在群內(nei) 發表視頻時直言,“我實際上不懂AI,像我們(men) 這樣的普通人不需要特別懂AI,但依然能通過AI賺到錢。”

  朱克力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製作這些課程的人往往並非真正的AI專(zhuan) 家或技術人員,可能隻了解AI的基本概念或術語,缺乏深入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和實踐經驗。“很大程度是投機者對新技術熱點的追逐與(yu) 利用。他們(men) 往往以傳(chuan) 授Sora或AI技術為(wei) 名,實際上卻更多關(guan) 注如何快速吸引用戶、實現營利。”

  朱克力提醒,用戶可以查看課程提供者的教育背景、工作經曆和專(zhuan) 業(ye) 技能,確保其具有傳(chuan) 授AI知識的資格和能力,注意識別虛假的資質證明或誇大的宣傳(chuan) 語。同時,還可以仔細閱讀課程介紹、教學大綱和用戶評價(jia) ,了解課程結構、難度和實際應用價(jia) 值,保持理性消費的觀念,不盲目跟風購買(mai) 。“AI技術雖然發展迅速但並非萬(wan) 能,它需要與(yu) 人類智慧相結合才能發揮最大效用,因此不必過分迷信或恐懼AI技術。”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韋英姿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