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高能級”創新力成為產業“推進器”
【代表委員談新質生產(chan) 力①】
◎本報記者 陳汝健 陳 曦
“今年我帶來的,是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乳製品包裝材料可回收的建議。”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樂(le) 凱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侯景濱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乳製品包裝材料是他們(men) 目前正全力攻關(guan) 的綠色低碳新材料。
隨著我國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的不斷深入,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將成為(wei)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的載體(ti) 。
“新興(xing) ”如何催生“新質”?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如何鞏固發展?記者圍繞這些話題,對話全國兩(liang) 會(hui) 代表委員。
壯大創新型企業(ye) ,夯實產(chan) 業(ye) 基礎
從(cong) 黑白記錄到彩色還原、從(cong) 傳(chuan) 統銀鹽到數字成像、從(cong) 圖像信息到新型膜材……“我們(men) 60多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創新史。”侯景濱感慨道。
由電影膠片時代走來的中國樂(le) 凱,如今已從(cong) 傳(chuan) 統感光材料供應商,成功轉型為(wei) 新材料係統服務商。不久前,該公司通過了投資建設高阻隔膜產(chan) 業(ye) 化項目的審議。這個(ge) 投資項目,成為(wei) 破解乳製品包裝“卡脖子”難題的尖端科技項目。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核心驅動力是科技創新,核心要求是大幅提高原始創新能力。”侯景濱認為(wei) ,這需要企業(ye) 建立完備的技術創新體(ti) 係。
以中國樂(le) 凱為(wei) 例,該公司已將技術創新體(ti) 係及創新項目管理、知識產(chan) 權及科技成果管理、技術創新規劃與(yu) 政策研究,全部納入創新管理體(ti) 係。“支撐企業(ye) 未來5年至15年發展的產(chan) 品規劃,尤其重要。”侯景濱認為(wei) ,這正是他們(men) 打造“關(guan) 鍵原材、基礎膜材、功能耗材”涵蓋產(chan) 業(ye) 鏈上、中、下遊全鏈條產(chan) 品結構的關(guan) 鍵。
以中國樂(le) 凱為(wei) 代表的新材料企業(ye) ,在政策引導下不斷發展壯大,在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進程中,也為(wei) 培育未來產(chan) 業(ye) 夯實了基礎。
打造創新平台,助推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
“我國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最大的特點是快,堵點也在於(yu) 快。”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教授楊全紅的體(ti) 會(hui) ,源於(yu) 走訪調研。
楊全紅認為(wei) ,成熟產(chan) 能的快速重複建設,導致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未能成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的基本文化和慣性。這已經影響到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走向。
如何破解?“要讓‘高能級’創新力成為(wei) 產(chan) 業(ye) 的‘推進器’。”侯景濱如是說。
在江蘇省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江蘇產(chan) 研院”)內(nei) 的展示區,科技體(ti) 製改革“試驗田”內(nei) 容引人矚目。這裏已成為(wei) 重大原創成果的“策源地”。
大膽徹底的體(ti) 製機製改革、開放高效的評價(jia) 管理體(ti) 係、靈活有力的政策資源優(you) 勢……“我們(men) 以項目經理製吸引全球頂尖人才,以企業(ye) 聯合創新中心萃取最緊迫的行業(ye) 需求,以合同科研高效引導研究所技術與(yu) 市場的對接步伐。”江蘇產(chan) 研院黨(dang) 委書(shu) 記羅揚介紹,通過產(chan) 業(ye) 基礎和創新活力的疊加,這裏形成了集聚創新資源的強大磁場。
如今,越來越多的創新種子,在這片“試驗田”裏生根發芽。
“我們(men) 目前已在南京、蘇州等地建設研發載體(ti) 70餘(yu) 家,轉移轉化技術成果7000多項,衍生孵化科技型企業(ye) 1200餘(yu) 家;與(yu) 北京大學、複旦大學、南京大學及美國哈佛醫學院、英國伯明翰大學等180餘(yu) 家海內(nei) 外高校和科研機構新建戰略合作關(guan) 係。”羅揚說。
同時,江蘇產(chan) 研院還與(yu) 江蘇省內(nei) 產(chan) 業(ye) 細分領域龍頭企業(ye) 共建企業(ye) 聯合創新中心350餘(yu) 家,凝練提出技術需求1900多項,企業(ye) 意向出資金額超70億(yi) 元。其中,協助企業(ye) 達成技術合作760餘(yu) 項,合同總額超過20 億(yi) 元。
地處渤海北岸的河北省秦皇島市,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以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為(wei) 根本出路之一。然而,全國人大代表、秦皇島市人民政府市長丁偉(wei) 在調研中發現,現實中還存在高能級創新平台建設滯後、企業(ye) 原始創新能力偏弱、基礎研究投入不足等問題。
為(wei) 此,他建議,在具備一定產(chan) 業(ye) 基礎的地區,打造一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創新平台,完善以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中心、企業(ye) 技術中心和公共創新服務設施為(wei) 支撐的創新鏈,以科技創新推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
營造良好創新生態,賦能產(chan) 業(ye) 創新集群
“扶持政策是產(chan) 業(ye) 發展最肥沃的土壤。”丁偉(wei) 認為(wei) ,這需要相關(guan) 部門做好頂層設計。
“政府應持續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環境。”全國人大代表、河北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慶國認為(wei) ,“應多提供一些產(chan) 業(ye) 扶持政策,尤其是在推動健康產(chan) 業(ye) 快速、可持續發展方麵。”
盧慶國建議,鼓勵健康產(chan) 業(ye) 上下遊企業(ye) 開展跨行業(ye) 的多元合作,在企業(ye) 間、集群間形成協同效應;同時,對於(yu) 有潛力的龍頭企業(ye) ,要以有力的政策加以支持和培育,使其成為(wei) 引領行業(ye) 發展的核心力量。
“去年,國家出台了支持北戴河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創新示範區發展的‘7+6’政策。通過這一有力政策,我們(men) 吸引了多個(ge) 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項目落戶。”丁偉(wei) 說,先行先試政策加速了生命健康產(chan) 業(ye) 集聚步伐。
“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創新人才是關(guan) 鍵。”侯景濱建議,要加強產(chan) 業(ye) 創新人才培養(yang) ,築牢產(chan) 業(ye) 發展根基。
“總之,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生態環境。這樣才能迅速集聚產(chan) 業(ye) 新動能,打造更多具有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丁偉(wei) 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