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代赦委員:鑽研探索 助力生態產業發展
吳代赦委員——
鑽研探索 助力生態產(chan) 業(ye) 發展(築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春節假期剛過,全國政協委員、江西萍鄉(xiang) 學院副院長吳代赦站在鄱陽湖畔,調研當地相關(guan) 舉(ju) 措對生態環境和越冬候鳥棲息的影響,向附近村莊的村民、環保部門的工作人員了解情況。
“獨特的自然條件、地質曆史和人類活動使長江流域成為(wei) 一個(ge) 由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關(guan) 聯、相互作用的社會(hui) —經濟—自然複合生態係統。”吳代赦說,“生態問題十分複雜,需要有係統的觀念,維護生態係統的動態平衡。”
作為(wei) 全國政協委員,吳代赦持續關(guan) 注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僅(jin) 去年一年就調研了包括江西武寧縣、浮梁縣等在內(nei) 的30多個(ge) 區縣,既發現問題,也總結經驗。
2019年,吳代赦就關(guan) 注到武寧縣創新的生態產(chan) 品儲(chu) 蓄銀行模式,該模式著力破解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中“難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的問題。“去年我又去武寧縣調研,發現他們(men) 在生態產(chan) 品儲(chu) 蓄銀行的基礎上,發展了更多文化休閑服務類生態產(chan) 品。”吳代赦說,“其中的一些經驗和做法值得借鑒和推廣。”
在過去幾年調研實踐的基礎上,今年,吳代赦撰寫(xie) 了關(guan) 於(yu) 生態產(chan) 業(ye) 發展的提案,圍繞拓展延伸生態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鏈和價(jia) 值鏈、建立產(chan) 業(ye) 人才儲(chu) 備、完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等提出建議。
“我將繼續關(guan) 注生態文明建設的最新研究和實踐。”吳代赦說。
記者手記
深入思考 總結經驗
履職盡責,需要發揮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曾任南昌大學資源與(yu) 環境學院院長7年,全國政協委員吳代赦對於(yu) 生態文明建設有著深入的思考。長期在一線調研,也為(wei) 吳代赦提出提案積累了豐(feng) 富的素材。
“生態文明建設的課題需要持續關(guan) 注和研究。”吳代赦說,“我們(men) 要保有耐心、長期跟進,認真觀察、總結經驗。”
楊顏菲
(人民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