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應急管理事業發生曆史性變革

發布時間:2024-03-05 16:50:00來源: 光明日報

  近年來,我國應急管理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ti) 係基本構建,綜合應急管理能力全麵提升。回顧改革發展進程,其中的一些重要進展讓我深有感觸。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對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作出部署,對應急管理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按照“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的要求,我國發揮綜合優(you) 勢和相關(guan) 部門的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加強統分結合、防救協同、上下聯動,銜接好各環節的責任鏈條,推動形成了齊抓共管、協同高效的應急管理工作格局。

  我國高度重視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突出抓安全風險的源頭防控、常態管控、監測預警、工程治理,主動塑造有利於(yu) 發展的安全環境。在各方努力下,防範化解安全風險的能力也得到全麵增強,構建了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為(wei) 主力、以專(zhuan) 業(ye) 救援隊伍為(wei) 協同、以軍(jun) 隊應急力量為(wei) 突擊、以社會(hui) 力量為(wei) 輔助的中國特色應急救援力量體(ti) 係。2023年5月,“應急使命·2023”高山峽穀地區地震災害聯合救援演習(xi) 在雲(yun) 南麗(li) 江舉(ju) 行。麵對一場模擬的7.6級地震“突襲”,多支應急救援力量快速響應、科學應對、高效救援。這場令人震撼的綜合演習(xi) ,不僅(jin) 提高了應急指揮效能和救援合力、促進抗震救災能力提升,也展現了新時代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ti) 係的有力、有效。

  在我國應急管理事業(ye) 進一步改革發展進程中,我建議,要做好科學、係統、全麵的安全生產(chan) 情況普查,隻有查清隱患,才能“從(cong) 源頭上防範、把問題解決(jue) 在萌芽之時”。要把“安全生產(chan) 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做紮實、做細、做到位。同時,要健全完善安全應急教育機製,不斷提升公眾(zhong) 安全意識。

  (本報記者姚亞(ya) 奇采訪整理)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