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優先,鋪就奮鬥出彩之路(民生共話)
就業(ye) 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每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最受關(guan) 注的熱點話題之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包括“城鎮新增就業(ye) 1200萬(wan) 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ye) 率5.5%左右”等。
如何多措並舉(ju) 穩就業(ye) ?實踐中有哪些好辦法?許多代表委員談經驗、提建議,表示突出就業(ye) 優(you) 先導向,凝聚各方合力,定能為(wei) 勞動者鋪就奮鬥出彩之路。
“穩就業(ye) ”發力顯效
2023年,隨著國民經濟回升向好,穩就業(ye) 政策發力顯效,就業(ye) 形勢總體(ti) 改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一年城鎮新增就業(ye) 1244萬(wan) 人。
“經濟回升向好為(wei) 就業(ye) 形勢穩定打下堅實基礎,及時出台的穩崗擴就業(ye) 等政策為(wei) 促就業(ye) 提供有力支撐。”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廳長王斌說,江蘇大力推行惠民利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補快辦”,去年全力落實就業(ye) 和穩崗各項政策,向3.35萬(wan) 戶中小微民營企業(ye) 投放“蘇崗貸”低息信用貸款超1200億(yi) 元。
“各方政策紅利加速釋放,為(wei) 穩定就業(ye) 形勢提供了重要保障。”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寧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局長葉苗介紹,寧波推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e) 創新城市建設,通過打造零工市場、零工驛站、零工服務網點“三位一體(ti) ”的零工服務體(ti) 係,實施“一人一技”終身職業(ye) 技能培訓,開展高校畢業(ye) 生創業(ye) 就業(ye) 推進行動等舉(ju) 措,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e)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勞動和社會(hui) 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說,我國就業(ye) 結構不斷優(you) 化,就業(ye) 質量提升,但就業(ye) 領域一些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存在,必須把解決(jue) 群眾(zhong) 就業(ye) 問題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保持經濟拉動就業(ye) 能力,實現經濟轉型與(yu) 就業(ye) 轉型同步、高質量發展與(yu) 高質量就業(ye) 同步。
落實完善政策支持
穩企業(ye) 就是穩就業(ye)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落實和完善穩崗返還、專(zhuan) 項貸款、就業(ye) 和社保補貼等政策,加強對就業(ye) 容量大的行業(ye) 企業(ye) 支持。
“企業(ye) 是吸納就業(ye) 的源頭活水。”全國人大代表、億(yi) 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強說,隨著企業(ye) 發展壯大,公司近年來通過拓展業(ye) 務範圍和區域,創造更多就業(ye) 崗位。他建議大力推動主導產(chan) 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更好促進就業(ye) 。
高校畢業(ye) 生是促進就業(ye) 的重點群體(ti) ,預計今年高校畢業(ye) 生超過1170萬(wan) 人。全國人大代表、四川農(nong) 業(ye) 大學校長吳德說,學校采取了促進供需匹配、精準對接、針對性就業(ye) 指導服務等一係列舉(ju) 措,畢業(ye) 生保持較高就業(ye) 率。應進一步深化高校“就業(ye) —招生—培養(yang) ”聯動機製改革,優(you) 化專(zhuan) 業(ye) 布局和結構,促進畢業(ye) 生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ye) 。
加強職業(ye) 教育培訓,為(wei) 就業(ye) 穩定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全國人大代表、廣東(dong) 省機械技師學院教師楊登輝曾獲得世界技能大賽冠軍(jun) 。他表示,伴隨經濟高質量發展,製造業(ye) 等領域對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建議推動“新八級工”製度更好落地執行,讓企業(ye) 更加主動地落實高技能人才待遇,激勵更多青年走上技能成才之路。
為(wei) 勞動者送上暖心服務
從(cong) 包車、包機、包專(zhuan) 列返崗到跨省招聘、勞務協作,年初以來,“春風行動”等穩就業(ye) 措施為(wei) 勞動者送上暖心服務。一些代表委員表示,當前就業(ye) 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下一步需落實落細各項服務舉(ju) 措。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邯鄲市科學技術協會(hui) 主席淩濤建議,利用市場化配置手段,建設各類產(chan) 業(ye) 園和零工市場,搭好供需橋梁,使勞動者有平台、有途徑、有渠道就業(ye) ;打造“一站式”“不打烊”服務,優(you) 化就業(ye) 創業(ye) 環境;因地製宜建立大學生見習(xi) 實習(xi) 實訓基地,充分保障高校畢業(ye) 生穩崗就業(ye) 。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新就業(ye) 形態就業(ye) 人員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試點。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省政協副主席辜清建議,完善新就業(ye) 形態各類職業(ye) 工傷(shang) 保險認定辦法,加大“勞動者驛站”、新就業(ye) 形態法律服務中心等公益服務陣地建設力度,完善用工指導、爭(zheng) 議處理等綜合維權保障機製,推動新業(ye) 態、新職業(ye) 健康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局長黎勇說,重慶今年將重點從(cong) 製度機製、穩崗拓崗、職業(ye) 培訓、數字賦能四方麵著手,全力以赴做好穩就業(ye) 工作。充分發揮就業(ye) 工作協調機製作用,組織各部門單位共同參與(yu) 崗位開發、資金投入及就業(ye) 服務活動,形成“大就業(ye) ”工作格局。圍繞主導產(chan) 業(ye) 、支柱產(chan) 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主動對接重大項目用工需求,深度挖掘崗位資源。打造全生態創業(ye) 服務體(ti) 係,培育就業(ye) 的新增長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