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芳華映照時代榮光
凝聚巾幗之力、匯集巾幗之智、激揚巾幗之誌,用行動擔當使命——她們(men) 以奮鬥為(wei) 美、以實幹為(wei) 榮,在各行各業(ye) 創造出了非凡的業(ye) 績,書(shu) 寫(xie) 了不平凡的人生。2024年“最美巾幗奮鬥者”的先進事跡閃耀著奮進的光芒,激勵廣大婦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傳(chuan) 承創新,築牢信仰之基
她們(men) 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回應時代需求和人民心聲;她們(men) 講好中國故事,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她曾是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女戰士,是我國高校第一位電影學博士生導師,也是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創始人……在血與(yu) 火的考驗中鑄就鮮紅底色,躬耕影視教育研究六十餘(yu) 載,90歲的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文化國際傳(chuan) 播研究院院長黃會(hui) 林仍堅守在三尺講台,鍛造高品質學科、匠心培育影視人才,用實際行動促進中國文化的國際傳(chuan) 播和交流。黃會(hui) 林培養(yang) 出大批中國現代文學、戲劇影視及文化傳(chuan) 播專(zhuan) 業(ye) 人才,發表影視、文學著作等約620萬(wan) 字,參與(yu) 創作電影、話劇、報告文學等約320萬(wan) 字。
秦腔臉譜、傳(chuan) 統戲樓,漫步在易俗社文化街區,藝術氣息撲麵而來。2021年9月,這個(ge) 以秦腔劇團易俗社為(wei) 主的秦腔文化展示區正式開放,背後離不開西安易俗社有限公司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總經理惠敏莉的默默付出。
近些年,惠敏莉牽頭成立易俗社文化研究院,通過打造博物館和文化街區,為(wei) 秦腔藝術走近大眾(zhong) 、走向國際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在惠敏莉的帶領下,易俗社通過多場景、多樣態、多風格的演出形式,讓更多人了解秦腔、喜愛秦腔、傳(chuan) 播秦腔。“守正創新、以戲化人,讓秦腔藝術永葆青春活力。”惠敏莉說。
愛崗敬業(ye) ,彰顯擔當作為(wei)
“堅持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是中國通號西安工業(ye) 集團沈陽鐵路信號有限責任公司電器車間調整班班長柯曉賓的座右銘。
柯曉賓長期紮根鐵路信號繼電器調整一線,磨煉技藝,為(wei) 高鐵安全高效運行保駕護航。柯曉賓先後帶出50名徒弟,其中5人被評為(wei) 全國技術能手。在京張、京滬等高鐵項目及中老鐵路、雅萬(wan) 高鐵等的建設中,柯曉賓出色完成多項任務。2017年,柯曉賓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累計完成難題攻關(guan) 、工藝技術改進等項目31個(ge) ,取得創新成果46項,申請國家專(zhuan) 利10項。
“黨(dang) 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就是我們(men) 巾幗誌願者奉獻擔當的時刻。”安徽省合肥市藍天救援隊隊長蘇琴12年來始終衝(chong) 在救援一線,帶領誌願者團隊參與(yu) 各類救援,隊伍裏女性有120人。2020年7月,暴雨襲擊江淮大地,蘇琴帶領隊員累計救援824人次,轉運受困群眾(zhong) 517名,全員累計服務時長55296小時。她還連續6年帶領團隊開展“防溺水宣講進校園”活動1560餘(yu) 場,受益人數超100萬(wan) 人。
她們(men) 守護人民安全,也帶領百姓致富。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縣金坪民族鄉(xiang) 南下村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兼村婦聯主席石玉蓮,自學掌握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知識,成為(wei) 當地的種糧大戶。她成立合作社,吸納社員136戶,優(you) 質水稻種植麵積增加到5000餘(yu) 畝(mu) ,幫助農(nong) 戶掌握水稻科學種植新技術,實現每畝(mu) 增收300多元。她還成立了石玉蓮鄉(xiang) 土人才工作室,與(yu) 院士團隊合作共建“旱稻科技小院”,打造三產(chan) 融合綜合示範基地。石玉蓮的目標明確:“與(yu) 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一道,種好田、多產(chan) 糧、多產(chan) 果,為(wei) 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貢獻力量。”
天津榮程祥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hui) 主席張榮華,堅守實業(ye) 報國初心。作為(wei) 全國婦聯執委、全國工商聯女企業(ye) 家商會(hui) 會(hui) 長,張榮華助力女性高質量創業(ye) 就業(ye) ,惠及幾百家中小企業(ye) 以及近萬(wan) 名女性員工,持續創造價(jia) 值回饋社會(hui) 。
勇於(yu) 突破,創造出彩人生
探索未知、不懈奮鬥,將個(ge) 人“小我”融入黨(dang) 和國家“大我”,她們(men) 自立自強、銳意進取,為(wei) 國家各項事業(ye) 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yu) 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長期從(cong) 事古遺傳(chuan) 學研究,破譯了世界最早現代人基因組;通過共同開發捕獲古核基因組技術,實現大規模研究古DNA的可能。此外,她通過共同開發前沿技術,建成國內(nei) 首個(ge) 媲美國際頂尖水平的古DNA自動化實驗平台,在相關(guan) 領域讓中國從(cong) “跟跑者”變為(wei) “領跑者”。2023年6月,付巧妹獲首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阿勒福讚獎,成為(wei) 首位獲得此獎的中國科學家。
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劉菊妍,深耕中醫藥領域40餘(yu) 年,在國內(nei) 率先開展中藥提取分離關(guan) 鍵新技術的研究及產(chan) 業(ye) 化示範研究,推動我國中藥產(chan) 業(ye) 技術水平提升。獲得廣東(dong) 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12項,擁有核心發明專(zhuan) 利授權24項,作為(wei) 課題、項目負責人先後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重點研發等省級以上項目15項……科研攻關(guan) 的路上,劉菊妍步履不停。
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1日淩晨,遊泳世界杯布達佩斯站,中國女子遊泳運動員張雨霏在200米蝶泳決(jue) 賽中摘金,完成了該項目三連冠,以2分05秒65的成績打破了塵封8年的世界杯紀錄。
自2023年7月的福岡(gang) 世錦賽起,張雨霏在不到3個(ge) 月的時間裏,在包括世錦賽、大運會(hui) 、亞(ya) 運會(hui) 、世界杯分站賽等多項國際大賽中斬獲超20枚金牌。她還被評為(wei) 杭州亞(ya) 運會(hui) 最具價(jia) 值運動員。“成績是揮汗如雨的回報,榮譽是夜以繼日的成果。”對於(yu) 未來,張雨霏信心滿滿。
巾幗榜樣,催人奮進。廣大婦女以勇立新功的豪情壯誌投身偉(wei) 大事業(ye) ,將譜寫(xie) “半邊天”更加絢麗(li) 的華章。
楊 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