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爾羌河流域水鹽調控與鹽堿障礙消減產能提升技術模式與應用》項目正式啟動
中新網新疆巴楚3月10日電(馬曉東(dong) 陳朝)10日上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大科技專(zhuan) 項《葉爾羌河流域水鹽調控與(yu) 鹽堿障礙消減產(chan) 能提升技術模式與(yu) 應用》啟動會(hui) 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相關(guan) 領域院士、專(zhuan) 家、項目區單位等齊聚喀什地區巴楚縣,共同交流探討葉爾羌河流域鹽堿地綜合利用的科技創新路徑,旨在流域尺度開展分區分類分級鹽堿耕地綜合治理技術模式創建,全力提升該流域鹽堿耕地質量,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
專(zhuan) 項啟動會(hui) 現場,四個(ge) 課題組就各自研究目標、研究內(nei) 容、實施方案分別進行了詳細匯報。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紛紛表示,將充分利用各自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圍繞鹽堿地綜合利用的關(guan) 鍵技術難題,開展深入研究,為(wei) 葉爾羌河流域鹽堿地綜合利用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尹飛虎表示,新疆喀什地區是中國重要的糧棉生產(chan) 基地之一,長期以來,該地區受降水稀少、蒸發強烈、地下水位高、有灌無排等因素影響,鹽堿化耕地占耕地總麵積的50%以上,嚴(yan) 重製約了喀什農(nong) 業(ye) 產(chan) 能提升和高質量發展。該專(zhuan) 項的啟動,將進一步探索和推動葉爾羌河流域鹽堿地綜合利用工作,為(wei) 內(nei) 陸幹旱區鹽堿耕地綜合利用提供可借鑒經驗,對於(yu) 提升土地資源利用效率、保障糧食安全、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及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yi) 。
啟動會(hui) 上,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喀什試驗站正式揭牌成立。據了解,各課題組承擔院校,將在該試驗站成立後,派駐專(zhuan) 家團隊入駐巴楚縣,深入田間地頭,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的技術指導、培訓等工作,為(wei) 葉爾羌河流域鹽堿地綜合治理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
葉爾羌河發源於(yu) 喀喇昆侖(lun) 山脈,水係含葉爾羌河、提孜那甫河、柯克亞(ya) 河與(yu) 烏(wu) 魯克河等四條河流。葉爾羌河流域,是中國第四大灌區,流經喀什地區的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葉城縣、澤普縣、莎車縣、麥蓋提縣、巴楚縣及農(nong) 三師10個(ge) 團場,流入阿克蘇地區的阿瓦提縣與(yu) 和田河匯合後注入塔裏木河,河流全長1179公裏,多年平均年徑流量65.07億(yi) 立方米。(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