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兩會受權發布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發布時間:2024-03-11 11:12: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全國委員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政協十四屆一次會(hui) 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在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上

  (2024年3月4日)

  高雲(yun) 龍

  各位委員:

  我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向大會(hui) 報告十四屆一次會(hui) 議以來的提案工作情況,請予審議。

  一

  2023年是全麵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十四屆全國政協的起步之年。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積極通過提案履行政協職能。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hui) 議以來,共提出提案5621件,經審查立案4791件。立案提案中,委員提案4322件,集體(ti) 提案469件,其中各民主黨(dang) 派中央、全國工商聯提案356件。遴選並督辦重點提案72項。截至2024年2月底,99.9%的提案已經辦複。

  總體(ti) 來看,提案緊緊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ge)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ge) 戰略任務,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施“十四五”規劃中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zhong) 普遍關(guan) 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建言獻策,涵蓋麵廣,針對性、可行性、實效性強。通過各承辦單位認真辦理提案,許多意見建議被采納,並體(ti) 現到黨(dang) 和國家相關(guan) 政策、發展規劃和部門工作中,為(wei) 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發揮了積極作用。

  經濟建設方麵,圍繞構建高水平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提出提案2200餘(yu) 件。有關(guan)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ye) 、優(you) 化國有資本布局和結構調整等提案建議,在國有企業(ye) 深化改革提升行動方案中被采納。優(you) 化中小企業(ye) 營商環境、引導民營企業(ye) 加強自身建設等提案建議,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中得到體(ti) 現。相關(guan) 部門采納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重點產(chan) 業(ye) 鏈自主可控等提案建議,布局國家製造業(ye) 創新中心,開展關(guan) 鍵共性技術研發,深化拓展“5G+工業(ye) 互聯網”。加快農(nong) 業(ye) 核心種源研發、加快生物育種創新發展等提案,推動相關(guan) 部門深入開展優(you) 良品種推廣應用和國家育種聯合攻關(guan) ,促進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落地見效。進一步恢複和擴大消費等提案建議,被吸納到促進汽車和電子產(chan) 品消費、健康消費、綠色消費的若幹措施之中。推進資本市場基礎製度建設等提案建議,為(wei) 推動製定《金融穩定法》,防範金融風險提供參考。有關(guan) 提案提出的積極吸引外國投資、發展跨境電商等建議,推動相關(guan) 部門精簡外商投資準入負麵清單事項,修訂境外投資管理辦法。

  政治建設方麵,圍繞全麵發展協商民主、積極發展基層民主、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等提出提案500餘(yu) 件。針對建立健全“深度協商”工作機製、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製度機製等提案建議,全國政協在製定專(zhuan) 題研究工作辦法、加強和改進民主監督工作實施意見時予以采納。加強農(nong) 村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等提案,為(wei) 有關(guan) 部門製定開展主題教育相關(guan) 文件提供了有益參考。加強宗教人才培養(yang) 規劃、加強宗教教職人員隊伍管理等提案,在加強宗教工作“三支隊伍”建設的意見等文件中得以體(ti) 現。修改刑法、民事訴訟法和製定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檢察公益訴訟法等提案,為(wei) 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供了重要參考,相關(guan) 提案涉及的28個(ge) 立法項目有19個(ge) 列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立法規劃。關(guan) 於(yu) 製定知識產(chan) 權基礎性法律、加強地理標誌保護等提案,在強化知識產(chan) 權法治保障、製定地理標誌統一認定製度實施方案中得到吸納。

  文化建設方麵,圍繞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繁榮發展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增強中華文明傳(chuan) 播力影響力等提出提案400餘(yu) 件。把新時代10年發展成就全麵融入青少年愛國主義(yi) 教育、加強全民國防教育等提案,在《愛國主義(yi) 教育法》和新修訂的《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大綱》中得到體(ti) 現。深化中國邊疆史研究、抓好中華民族史教育等提案,有關(guan) 部門在編纂《新編〈中國通史〉》、《中華民族史》、製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的指導意見時借鑒吸收。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做好網上輿情管控等提案,助力有關(guan) 部門細化工作舉(ju) 措,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構建京津冀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發展鄉(xiang) 村文旅產(chan) 業(ye) 、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提案,推動有關(guan) 部門製定了文化產(chan) 業(ye) 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試點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提升中華文化傳(chuan) 播效能等提案,助力完善中華文化“走出去”工作協調機製,有關(guan) 方麵策劃籌辦文明傳(chuan) 播項目近800項。

  社會(hui) 建設方麵,圍繞完善分配製度、實施就業(ye) 優(you) 先戰略、健全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統籌發展和安全等提出提案1500餘(yu) 件。加大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支持力度、強化新就業(ye) 形態勞動協商機製等提案,有關(guan) 部門積極采納,健全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機製。完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ti) 係、規範配備中小學校心理教師等提案,推動有關(guan) 部門製定《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zhuan) 項行動計劃》。針對加強居家養(yang) 老護理員隊伍建設、加強特殊困難失能老人照護等提案,有關(guan) 部門進一步落實中辦、國辦關(guan) 於(yu) 推進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的意見,持續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yang) 老服務提升行動。采納支持國家實驗室全麵展開科研任務攻關(guan) 等提案建議,有關(guan) 部門從(cong) 完善管理體(ti) 製、強化科研經費穩定支持、優(you) 化引才聚才用才機製等方麵完善政策措施。促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防範和打擊電信詐騙、嚴(yan) 懲暴力違法犯罪等提案,有效助推平安中國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方麵,圍繞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提出提案700餘(yu) 件。針對支持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加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協作等提案建議,有關(guan) 部門細化長江經濟帶發展2023年重點工作安排,編製沿黃省(區)工業(ye) 園區水汙染整治方案,出台29項具體(ti) 工作舉(ju) 措。有關(guan) 部門采納開展草原普查等提案建議,專(zhuan) 題研究啟動全國森林草原普查工作。統籌規劃農(nong) 村改廁、垃圾處理等提案,為(wei) 製定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指導意見、促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質量提升提供參考。完善全國統一碳市場建設等提案,助推重啟溫室氣體(ti) 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完善相關(guan) 行業(ye) 技術規範,嚴(yan) 格落實“雙控”目標。有關(guan) 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等提案建議,為(wei) 製定《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提供參考。

  二

  2023年,常委會(hui) 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準確把握人民政協性質定位,堅持問題導向,樹牢質量意識,守正創新、開拓進取,提案工作呈現嶄新局麵。

  (一)牢牢把準政治方向。深入開展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麵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共中央的各項決(jue) 策部署,把加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全麵領導落實到提案工作全過程。完善全國政協主席會(hui) 議審定重點提案、主席會(hui) 議成員牽頭督辦重點提案、主席會(hui) 議聽取年度重點提案督辦情況匯報機製,特別是22位主席會(hui) 議成員督辦31項重點提案,參與(yu) 領導同誌之多、選題內(nei) 容之廣、督辦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示範帶動作用明顯。修訂提案工作條例,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做好提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為(wei) 推動提案工作與(yu) 時俱進、創新發展提供製度保證。

  (二)樹立鮮明質量導向。注重源頭發力,通過開展提案工作專(zhuan) 題培訓、征集並發布提案參考選題、召開重點關(guan) 切問題情況通報會(hui) 等,引導委員從(cong) 發展所需、人民所急、專(zhuan) 業(ye) 所長精準選題、務實建言,全年近二千名委員提交提案,提案整體(ti) 質量明顯提升。加強與(yu) 各民主黨(dang) 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的工作交流,做好集體(ti) 提案的統籌協調工作,黨(dang) 派團體(ti) 、界別小組通過廣泛協商、層層遴選,提出了許多既有鮮明界別特點,又切實可行的高質量提案。嚴(yan) 把提案立案審查關(guan) ,加強溝通協商,確保提案立得準、有共識、可落實。

  (三)增強提案督辦實效。壓實督辦責任,辦公廳加強統籌協調,各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分工協作,通過開展視察、調研、提案辦理協商會(hui) 、走訪承辦單位、報送重要提案摘報或專(zhuan) 報等方式督辦重點提案,增強督辦實效。強化督辦協商,將提案督辦與(yu) 全國政協各項協商議政活動有機融合,搭建提辦雙方常態化協商平台,擴大調研參與(yu) 麵,提升協商多樣性,有效助推提案成果轉化。各提案承辦單位完善辦理工作體(ti) 係,建立工作台賬,定期督促提醒,反饋辦理情況,集中精力辦好政協重點提案,以點帶麵提升整體(ti) 辦理水平。

  (四)著力推動工作創新。探索建立通過提案反映界別群眾(zhong) 意見和建議的機製,在組織開展黨(dang) 員委員聯係黨(dang) 外委員、委員聯係界別群眾(zhong) 、委員履職“服務為(wei) 民”等工作中,引導委員傾(qing) 聽界別群眾(zhong) 呼聲,反映界別群眾(zhong) 意願。完善提案工作製度機製,在督辦調研中落實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大興(xing) 調查研究的部署要求,加強和改進重要提案摘報選題和摘編工作,加強對地方政協提案工作的指導。穩步推進提案工作信息化建設,優(you) 化升級智能提案係統,實現提案100%網上提交和審查處理。

  一年來,提案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需要加強和改進的方麵。比如,提案質量仍有待提升,提案辦理協商有待深化,平時提案立案和辦理機製有待完善等。

  三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一年,也是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做好提案工作意義(yi) 重大。我們(men) 要始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中共中央決(jue) 策部署上來,推動提案工作上水平、上台階,更好發揮在人民政協工作中的全局性作用。

  (一)聚焦中心工作精準建言。把實現中共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和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部署的九項任務作為(wei) 履職重點,聚焦全麵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統籌擴大內(nei) 需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防範化解風險、抓好“三農(nong) ”工作、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hui) 穩定等方麵重大問題,提出富有精準度和含金量的高質量提案。

  (二)發揮提案在政協履職中的重要作用。引導提案者堅持不調研不提提案、重質量不比數量,積極運用提案的方式履職盡責。落實《全國政協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主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更好發揮提案監督作用。發揮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協調作用,完善平時提案工作機製,推進提案工作更加常態化、長效化。

  (三)推動提案工作高質量發展。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召開全國政協第八次提案工作座談會(hui) ,總結規律性認識,深化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抓好新修訂提案工作條例的實施,跟進完善提案審查、分辦、辦理協商、重點提案遴選與(yu) 督辦、成果轉化、好提案評選等工作規範,提升提案工作的整體(ti) 水平。

  各位委員,新時代賦予新任務,新征程呼喚新作為(wei) 。讓我們(men) 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堅定信心、同心同德,紮實工作、開拓創新,為(we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