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鍋長滿按鈕 熱水器沒事說話:別讓“聰明家電”困住老人
“沒有觸網或觸網技能水平較低,導致老年人在數字化社會(hui) 生活中麵臨(lin) 嚴(yan) 重不便,麵對數字化操作不免產(chan) 生焦慮情緒。”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黃宇光,圍繞老年數字化學習(xi) 和生活麵臨(lin) “數字鴻溝”的現象提出相關(guan) 建議。
從(cong) 家庭內(nei) 部而言,身邊家電越變越“聰明”,提升人們(men) 生活品質的同時,卻令一些老年人無從(cong) 下手。
體(ti) 驗
老人想找不帶按鈕的高壓鍋
最近,為(wei) 了給76歲的母親(qin) 選購一款高壓鍋,劉女士跑了兩(liang) 趟家電賣場。將幾款尺寸合適的鍋,拍了圖片給母親(qin) 看,她卻總是搖頭,“覺得按鈕太多,用不明白。”
母親(qin) 想要的,是以往“不帶顯示屏和按鈕”的老式高壓鍋,在如今線下商場早已遍尋不著。反複勸說下,她才同意買(mai) 一款操作簡單、被放在賣場底層角落裏的“過季款”試試。
單一功能的家電,選擇餘(yu) 地越來越少。陳先生曾想購買(mai) 一台“最普通”的微波爐,方便給父母熱奶熱幹糧。但一整層賣場,僅(jin) 有一台旋鈕式機器。店員還強調,這屬於(yu) 淘汰品,現在的新款受熱更均勻,輻射也小。“我就想既然有更好的技術,為(wei) 什麽(me) 不能把產(chan) 品做得既受熱均勻,同時又保留簡單的操作呢?”
和市民感受類似,記者走訪連鎖電器綜合賣場,發現家電尤其是廚房電器,已經模糊了原本的功能界限,朝著“多麵手”方向進化。一台電器往往“身兼數職”,搭載功能又多又細。相應的,其顯示屏、按鈕等更是排滿操作麵板,顯得“科技感”十足。
例如,破壁料理機能打果蔬汁、煮米糊、熬綠豆沙,還能煲湯、做雜糧粥,近20個(ge) 按鍵足足排成三行有餘(yu) 。電飯煲要先選米的種類,再選煮飯類別,若想煮粥,還有砂鍋粥、香濃粥等模式可供挑選。
某品牌導購介紹,目前店裏主推的是一款微蒸烤一體(ti) 機,相當於(yu) 將微波爐、蒸鍋、烤箱集納在一處。有的更“先進”機型,甚至還拓展出炸的功能。當然,每種功能都對應著相應按鈕或菜單,若將時長、火候調得精細些,二三十個(ge) 按鈕是少不了的。
家電“進化”至此,確實提升了人們(men) 生活的精細程度,但也給一部分人群帶來困惑。在電飯煲銷售區域,一位老人向導購“訴苦”,兒(er) 子給買(mai) 了口“高級鍋”,每次做飯要選了米,再選用什麽(me) 模式去煮。按鍵是純觸摸式的,沒有凸起,好幾次選錯開始運行,又不知如何中止,隻能趕緊拔電源再重新設置。
市場
家電功能複雜價(jia) 格水漲船高
在微波爐區域,導購向記者推薦一台智能機。記者稱要給老人購買(mai) ,太複雜可能不好掌握。“會(hui) 用的,教一教就會(hui) 了。”導購邊介紹邊演示,“這裏,設置好火力,這裏可以加時間,10秒到10分鍾都行,再按‘開始’,主要就記住這三步。”記者詢問麵板中間十來個(ge) 按鈕,導購稱,“這些都是做菜的,基本用不到,咱們(men) 買(mai) 了也很少用。”
無論是否用得到,看上去要顯得很“豐(feng) 富”。功能多起來的同時,智能家電的價(jia) 格也水漲船高。像熱推的微蒸烤一體(ti) 機,售價(jia) 普遍高達三四千元。
然而,即便一些在操作上沒有障礙,對價(jia) 格不算敏感的中青年群體(ti) ,也時常詬病智能家電功能閑置的問題,對刻意的語音互動感到無奈。例如不少人家中的電飯煲能煮湯,壓力鍋能燜飯,但主要用到的功能各自也就一種。道理很簡單,一口鍋總不能同時煮肉、飯、湯。“一體(ti) 機”功能再多,想要蒸饅頭的同時把雞翅烤好,是辦不到的。“可能更適合不怎麽(me) 做飯的年輕人,正好家裏蒸鍋、烤箱、空氣炸鍋都沒有,偶爾興(xing) 致來了烤烤炸炸,就不用再買(mai) 其他設備了。”
去年,小宋家裏裝修,選購了一台燃氣熱水器。師傅上門裝好後,機器便開始“打起招呼”。考慮到設定好數值後,平時很少調來調去,她便讓師傅幫忙關(guan) 閉了智能語音,“連師傅也說,這個(ge) 功能其實沒什麽(me) 用。”
不久前,家中突然斷電,很快又來電,所有電器都重啟,熱水器又“自言自語”了一番。當下小宋沒有理會(hui) ,晚上和丈夫聊天時,熱水器突然高聲“插嘴”,嚇了人一跳,她趕緊研究著把語音助手功能關(guan) 掉了。
轉變
“非智能”漸成線上熱銷賣點
“想找老款機器,可以網上看看”,在導購提示下,賣場難覓的款式,消費者轉而尋求網購平台。
記者看到,格蘭(lan) 仕、鬆下、美的等品牌的旋鈕經典款微波爐線上持續熱賣,優(you) 惠後的到手價(jia) 普遍在200至400元間,相當親(qin) 民。多打出“老人適用、易清潔、好上手”等標語,數萬(wan) 條評價(jia) 中,不少都是“特意買(mai) 的旋鈕式,老人小孩用起來都很方便”“對於(yu) 老人家來說,還是機械的操作簡單,之前買(mai) 的按鍵款,太複雜了,點啟動要按三下,果斷退了”“買(mai) 給老人家晚上熱東(dong) 西吃,安全方便”等表述。
廚房電器外,消費者對“複古”的追求還延續到其他家電,例如電視機上。這是曾引發人們(men) 熱議,詬病智能電器操作繁瑣的“重災區”。中國家電網此前發布的一份適老化電視機調研報告顯示,不少老人使用智能電視機時遭遇困難。“開機後不能直達想看的電視節目”“設備多(機頂盒、電視機)不知道互相怎麽(me) 切換”“操作複雜,不知道怎麽(me) 找想看的內(nei) 容”的占到前三位。
遇到困難一般如何解決(jue) ?40.3%的被調查對象選擇“問孩子”,還有高達27.2%的用戶選擇“直接放棄,不看了”。該調研令網友產(chan) 生共鳴,紛紛稱“家裏老人就是這種情況……”“別說老人了,一段時間沒看,連年輕人都得琢磨一下。”
這樣的情態下,一批無網絡無廣告,開機即看的“非智能”電視機反而重受青睞,“非智能”被專(zhuan) 門強調出來,成為(wei) 產(chan) 品賣點。有消費者甚至稱,現在能找到個(ge) 非智能電視機太不容易,“特地選了完全不智能的,老人非常喜歡,開機就看,不需要搞其他動作。”
觀點
智能不能以犧牲易用為(wei) 代價(jia)
工信部曾印發《促進數字技術適老化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聚焦彌合老年人“數字鴻溝”舉(ju) 措。明確到2025年底,推出100款以上具備適老化特征的智能產(chan) 品,覆蓋手機、電視機等多個(ge) 類別。這一進程中,業(ye) 內(nei) 人士提示,應避免將複雜視作智能,將“適老”等同於(yu) 低端過時等認知誤區。
“坦白講,關(guan) 注智能電器適老化這幾年來,目前市場上令人眼前一亮的適老化智能家電,我暫時還沒有看到。”中國電子商會(hui) 副秘書(shu) 長、家電產(chan) 業(ye) 市場研究專(zhuan) 家陸刃波稱,“智能”無疑是家電行業(ye) 未來競相追逐的方向,但要避免唯智能至上、功能過於(yu) 細分的誤區。
什麽(me) 都讓顧客自己判斷,繁複的按鈕看似選擇豐(feng) 富,卻為(wei) 消費者平添門檻與(yu) 煩惱,實際上是一種偽(wei) 智能。讓人感覺這個(ge) 機器很高端,可以賣個(ge) 好的價(jia) 錢,商家以此實現對產(chan) 品的增值溢價(jia) 。陸刃波認為(wei) ,智能不能以犧牲簡單易用為(wei) 代價(jia) 。如果某樣家電,一部分人群要通過反複教育才能使用,甚至反複教育了也難以使用,就不能稱為(wei) 真正合格的智能家電。
據他觀察,一些起步較早國家所推出的適老化智能家電,注重“以人為(wei) 本”,會(hui) 從(cong) 老人心理需求出發,考慮到思維變慢、手腳變慢等生理變化,在細節上做出輔助。例如盡量減少遙控器、機體(ti) 上的按鍵旋鈕數量,並輔以清晰易懂的圖形、顏色標誌。洗衣機通過開口角度設計,減少老人彎腰程度,自動識別放入衣物的材質、重量,運行相應洗滌模式。“我們(men) 的企業(ye) 目前還是偏粗放型,研發部門仍停留在產(chan) 品製造如何降耗降能上,距理想中的智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報記者 魏婧 文
(北京晚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