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消協呼籲:加快完善預付式消費領域相關立法

發布時間:2024-03-12 15:5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12日電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網站消息,3月12日,中消協發布《2023年預付式消費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認為(wei) ,我國預付式消費立法形成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為(wei) 基礎,以商務部《單用途商業(ye) 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市場監管總局《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wei) 處罰辦法》以及相關(guan) 行業(ye) 規章或規範性文件為(wei) 重要組成部分的預付式消費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體(ti) 係。

  《報告》指出,2023年我國預付式消費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取得了新進展:在立法保護方麵,山西、深圳等地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對預付式經營者行為(wei) 、預收資金監管等作出了具體(ti) 規定,山東(dong) 聊城對單用途預付卡經營者強化公告、通知義(yi) 務,為(wei) 推動國家層麵相關(guan) 立法或修訂完善工作進行了有益探索。

  在行政保護方麵,教育部等六部門落實加強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監管工作要求,北京、上海、江蘇、貴州、青海西寧市、湖北恩施州等地加大對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的管理,通報典型案例,探索源頭治理,實施“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抽查,對預付式消費領域違法經營行為(wei) 形成有力震懾。

  在司法保護方麵,人民法院加大體(ti) 育健身、美容美發、教育培訓等領域預付式消費案件審理,近九成案件消費者勝訴,有效維護了預付式消費領域消費者合法權益。

  在社會(hui) 保護方麵,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和各地消協組織高度重視預付式消費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受理解決(jue) 預付式消費群體(ti) 投訴,發布相關(guan) 投訴和輿情熱點分析報告,聯合有關(guan) 部門打造資金監管平台,開展提升信用水平專(zhuan) 項行動,在維護預付式消費者合法權益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

  《報告》認為(wei) ,預付款項具有付款在先、消費在後的特點,消費者權利的實現有賴於(yu) 經營者的信用及經營情況,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或風險性,亟須吸納各地成功經驗,從(cong) 國家層麵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

  《報告》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完善預付式消費相關(guan) 立法,細化各環節規定,強化經營者舉(ju) 證責任;二是強化預付式消費行政監管,推動聯合整治,實施信用約束和懲戒;三是加大預付式消費司法救濟力度,減輕消費者舉(ju) 證責任,建立消費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機製;四是重視發揮消協組織作用,匯聚社會(hui) 各方力量,促進預付式消費社會(hui) 共治。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