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視多少度就要配戴眼鏡?出現哪些信號需警惕近視已經發生?
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四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通知,決(jue) 定在2024年3月以“有效減少近視發生 共同守護光明未來”為(wei) 主題,開展第8個(ge) 全國近視防控宣傳(chuan) 教育月活動。要求,深入開展近視防控宣傳(chuan) 教育,大力普及科學防控近視的方法和高度近視的危害,幫助孩子們(men) 養(yang) 成良好用眼習(xi) 慣。
國家疾控局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兒(er) 童青少年總體(ti) 近視率為(wei) 51.9%(其中,小學36.7%,初中71.4%,高中81.2%)。醫務人員提示,近視是由眼軸變長導致的,而眼軸變長是一個(ge) 不可逆的過程,目前近視隻能通過科學控製,減緩加深速度。如果發現近視了,要到正規的眼科醫療機構檢查,醫生會(hui) 根據情況給予對應的治療方案。
醫務人員強調,近視如果放任不管,一旦發展為(wei) 高度近視,可能會(hui) 引發多種嚴(yan) 重並發症,嚴(yan) 重者甚至會(hui) 致盲,且不可逆轉。因此,近視兒(er) 童青少年應改變不良用眼習(xi) 慣,多參加戶外活動。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醫師 喬(qiao) 春豔:建議孩子們(men) 多到戶外進行運動,戶外活動不是晚上要白天,正常日照就可以,每天至少1到2個(ge) 小時。
孩子近視度數超過100度 應配戴眼鏡
四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通知中,明確要求指導視力不良學生及時矯治,做到近視早預防、早發現、早幹預、早矯治。那麽(me) ,孩子近視多少度就要配戴眼鏡呢?戴眼鏡後視力會(hui) 不會(hui) 越來越差?孩子出現哪些信號時需要警惕近視已經發生了呢?
醫務人員介紹,一般來說,對於(yu) 學齡前出現近視症狀的兒(er) 童,如果近視度數小於(yu) 100度、看遠視力無明顯影響時,可以暫緩配戴眼鏡,每3至6個(ge) 月定期複查;如果近視度數到達或超過100度,導致遠視力明顯下降、學習(xi) 生活受影響時,就應當配戴眼鏡。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 接英:我們(men) 首先可以看,在100度的情況下他的遠視力是什麽(me) 樣子?如果遠視力還比較好,在0.8以上,這種情況下我們(men) 也可以進行觀察。如果100度近視,他的遠視力已經比較差了,這時候我們(men) 考慮進行正確配鏡。
此外,一些家長害怕孩子戴上眼鏡後視力會(hui) 越來越差,且影響外觀,便不讓孩子戴眼鏡。這種認知是完全錯誤的。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醫師 喬(qiao) 春豔:你戴上眼鏡以後眼鏡會(hui) 幫助你調節,實際上讓眼睛更放鬆,睫狀肌不持續痙攣,其實會(hui) 延緩近視的發展。你越不戴(眼鏡)反倒會(hui) 加重近視的發展。
醫務人員提醒,其實孩子近視,大多有跡可循。如看電視、電腦、書(shu) 的距離會(hui) 不自主地靠得很近;經常眯著眼睛看東(dong) 西;看東(dong) 西總是歪著一側(ce) 頭去看;有揉眼睛和皺眉的習(xi) 慣;常抱怨看不清楚,很容易撞倒東(dong) 西等。
關(guan) 口前移 盡早建立屈光檔案
那麽(me) ,我們(men) 該如何及時幹預孩子不正確的用眼行為(wei) ,從(cong) 而預防近視的發生呢?專(zhuan) 家提醒,需要盡早開展評價(jia) 遠視儲(chu) 備狀況、建立屈光發育檔案、加強分級管理等預防措施。
醫務人員提示,嬰兒(er) 剛出生時,眼球比較小,所以眼軸也較短,此時雙眼為(wei) 生理性遠視,也叫“遠視儲(chu) 備量”。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睛會(hui) 向“正視”發展,“遠視儲(chu) 備量”逐漸減少。遺傳(chuan) 、戶外活動少、用眼習(xi) 慣不好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眼軸長得太快。如果兒(er) 童的“遠視儲(chu) 備量”低於(yu) 相應年齡段的數值,則意味著其“遠視儲(chu) 備量”消耗過多,有可能較早出現近視。
醫務人員介紹,青少年兒(er) 童的眼部處於(yu) 發育階段,屈光狀態波動較大,建議家長每半年帶孩子前往正規的眼科醫院進行視光檢查。通過建立屈光發育檔案,了解孩子遠視儲(chu) 備情況,全麵掌握孩子的眼睛健康情況。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 接英:新生兒(er) 生下來以後,實際上看東(dong) 西都是非常模糊的,到了一歲左右他可能才有0.1、0.2的視力,六七歲基本上發育到0.8、1.0的視力,所以在這個(ge) 過程中我們(men) 盡量來了解每一個(ge) 孩子,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視力變化發展的速度,來提出每一個(ge) 孩子的個(ge) 性化的近視防控方案。(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