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適老產品供給如何從有到優?堵點有待疏通 關注多元需求

發布時間:2024-03-20 10:57:00來源: 經濟日報

  □ 證券日報記者 何文英 劉 釗

  數據顯示,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規模最大的國家,目前60歲以上人口已近3億(yi) 人,預計到2035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突破4億(yi) 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在此背景下,如何發展養(yang) 老生態,讓老年人老有所養(yang) 、老有所享、老有所樂(le) ,正待多方協力破題。

  政策支持發展

  在當前多元化的適老產(chan) 品供給中,銀發經濟已從(cong) 過去的零星散發逐步向產(chan) 業(ye) 歸集過渡,但如何更好地滿足適老需求,促進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仍需從(cong) 頂層設計上予以支持。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老年用品和服務供給,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我國首個(ge) 以“銀發經濟”命名的政策文件——《關(guan) 於(yu) 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意見》提出加快銀發經濟規模化、標準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培育高精尖產(chan) 品和高品質服務模式。此外,相關(guan) 部門也加大了對老年用品政策的傾(qing) 斜力度。去年,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印發《促進數字技術適老化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提出大力培育智慧健康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

  中國老齡產(chan) 業(ye) 協會(hui) 科技委主任王永春表示:“這些政策從(cong) 老年群體(ti) 需求出發,在供需兩(liang) 端提出了具體(ti) 的實施意見,相信隨著政策的落實和推進,未來由政府牽頭搭建、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的銀發經濟產(chan) 業(ye) 結構將進一步完善。”

  老年人能不能吃上飯、吃好飯是子女最牽掛的事。在長沙市望城區雷鋒社區食堂,記者看到許多老人前來用餐。老人們(men) 你一言我一語地告訴記者,這裏的菜肴無論是口味還是營養(yang) 搭配都十分講究,僅(jin) 需12元就能在家門口享用四菜一湯的豐(feng) 盛餐食。

  據了解,雷鋒社區是湖南發展集團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有限公司簽約的社區之一。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在長沙市簽約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站78家,開辦運營75家,助餐服務達到17萬(wan) 餘(yu) 人次。

  除了基本的養(yang) 老需求,一些高品質、多樣化的適老產(chan) 品也越來越受到銀發族的青睞。二月末的長沙春寒料峭,泰康之家湘園內(nei) 享受養(yang) 老服務的老人正在圍爐煮茶。泰康之家養(yang) 老規劃師李玉嬋向記者介紹:“目前全國泰康之家已有約1.2萬(wan) 老人在享受高品質養(yang) 老服務。”

  記者在可孚醫療旗下的健耳聽力驗配中心看到,一名聽覺退化的老人正在驗配師的幫助下挑選適合自己的助聽器,當清晰低噪的聲音傳(chuan) 至老人耳中時,欣喜的笑容在他的臉上綻放。

  可孚醫療投資者關(guan) 係經理羅曉旭介紹:“隨著人們(men) 健康意識和健康消費意願的持續提升,老年人對醫療器械的需求缺口正逐步擴大,近年來公司聽力業(ye) 務發展迅速,旗下健耳聽力收入規模從(cong) 2021年不到7000萬(wan) 元增長至2022年的1.2億(yi) 元,2023年也保持了較快的增速。”

  不同於(yu) 傳(chuan) 統的適老產(chan) 品,山東(dong) 青鳥軟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則是將數字科技與(yu) 養(yang) 老運營服務融合,實現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的創新突破。公司總經理張登國表示:“公司以全域智慧康養(yang) 平台、青鳥頤居養(yang) 老機構、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等為(wei) 依托,連接政府、企業(ye) 、老人和社會(hui) 各行業(ye) 優(you) 質資源,建設養(yang) 老服務生態圈。截至2023年11月,公司運營智慧養(yang) 老平台78個(ge) 、運營居家社區養(yang) 老中心站398個(ge) 、家庭養(yang) 老床位建設及運營3.6萬(wan) 餘(yu) 張。”

  堵點有待疏通

  銀發經濟作為(wei) 由人口結構轉型引領的新型經濟產(chan) 業(ye) ,市場空間巨大。據《中國老齡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預測,從(cong) 2020年到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cong) 約4.3萬(wan) 億(yi) 元增加到約40.6萬(wan) 億(yi) 元。發展空間廣闊,但問題仍存。

  湖南發展集團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有限公司總經理徐誌剛認為(wei) ,當前養(yang) 老體(ti) 係的產(chan) 業(ye) 結構需要調整。“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現在仍過多依賴政府資源和行政督辦,還未形成成熟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議從(cong) 政策、資金、產(chan) 業(ye) 協同等方麵發力,促使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形成規模化和產(chan) 業(ye) 化集群。”

  深耕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的青島國君醫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明強認為(wei) :“養(yang) 老體(ti) 係專(zhuan) 業(ye) 人才匱乏限製了銀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適老化改造麵臨(lin) 著技術門檻高、專(zhuan) 業(ye) 人才缺乏等難題,目前市場上從(cong) 事適老化改造的技術人員數量較少,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老年群體(ti) 的消費理念也影響著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北京市豐(feng) 台區老年大學教育工作室主任馬格軍(jun) 表示:“目前受眾(zhong) 對老年教育知識付費的積極性仍不高,要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老年教育體(ti) 係,不能僅(jin) 依靠政府投入與(yu) 公益扶持,還需在產(chan) 業(ye) 結構以及消費理念上有所轉變。”

  老年人在金融產(chan) 品方麵的需求也不容忽視。保障銀發族的錢袋子安全,實現其金融資產(chan) 的穩健增值,是促進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前提。相較於(yu) 以往老年群體(ti) 多購買(mai) 定期存款、記賬式國債(zhai) 等產(chan) 品進行理財,當下老年人對多元化金融產(chan) 品的需求正在增長。

  某國有大行省級分行養(yang) 老金業(ye) 務部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其所在的銀行目前構建了養(yang) 老金金融、養(yang) 老服務金融、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金融三大板塊的業(ye) 務體(ti) 係,在基本養(yang) 老保險、年金管理、個(ge) 人養(yang) 老金、長輩客群服務、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金融等領域深耕已久。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養(yang) 老金融產(chan) 品要提高產(chan) 品質量,主打大類資產(chan) 配置,資管機構需要加強核心投研能力、交易紀律、人才梯隊等核心內(nei) 容的建設,以出色的產(chan) 品配置和管理能力護航養(yang) 老金融產(chan) 品的保值增值。

  “目前我國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仍處於(yu) 單點作戰的狀態,要疏通銀發經濟中的堵點,需各方共建完整的生態閉環。”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建議,市場層麵,應推出更符合老年人身體(ti) 結構和精神需求的產(chan) 品和服務,提高其適用性;政府層麵,應加強產(chan) 品和服務的質量監管,推動安全性能升級,確保老年人使用無憂。同時,還應通過加強宣傳(chuan) 教育來提高老年人對適老產(chan) 品的認知度和接受度。

  關(guan) 注多元需求

  當前我國銀發經濟正處於(yu) 發展的初級階段,產(chan) 業(ye) 要實現從(cong) 有到優(you) 的轉型,不僅(jin) 需要提升物質層麵的保障水平,也需要對老年群體(ti) 的精神需求給予更多關(guan) 注。

  目前,越來越多的社會(hui) 力量正積極探索如何進一步滿足銀發族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在豐(feng) 台區老年大學,針對老年群體(ti) 的AI應用公開課頗受歡迎。“當下社會(hui) 發展日新月異,老年大學也應當與(yu) 時俱進,以滿足老年群體(ti) 對新知識的渴求。”馬格軍(jun) 說道。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表示,對銀發族需求深度挖掘並在供給側(ce) 推動精準服務和供給優(you) 化,是當前提振內(nei) 需的重要抓手。在政策護航、產(chan) 業(ye) 發力、社會(hui) 參與(yu) 多管齊下推動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還需借助數字化手段和高科技工具賦能,把分散、潛在的長尾需求更好地轉化為(wei) 銀發經濟的市場潛力。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