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綠化成效顯著!全國森林麵積和蓄積量保持“雙增長”

發布時間:2024-03-21 14:11: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天(21日)是第12個(ge) 國際森林日,今年的主題是“森林與(yu) 創新:創新型解決(jue) 方案,創造更美新世界”。記者從(cong) 國家林草局了解到,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森林麵積和蓄積量持續保持“雙增長”。

  全國森林麵積和蓄積量保持“雙增長”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造林數量與(yu) 質量並重,持續開展造林綠化,不斷擴大森林麵積、提升森林質量。森林麵積由十年前的31.2億(yi) 畝(mu) ,增加到現在的34.65億(yi) 畝(mu) ,森林覆蓋率由十年前的21.63%,提高到現在的24.02%,森林蓄積量由十年前的151.37億(yi) 立方米,增加到現在的194.93億(yi) 立方米。目前,全國森林植被生物量達218.86億(yi) 噸,全國林草植被總碳儲(chu) 量達114.43億(yi) 噸。

  我國通過持續大規模國土綠化,近20年來為(wei) 全球貢獻了約1/4的新增綠化麵積,人工林保存麵積達到13.14億(yi) 畝(mu) ,居世界首位,成為(wei) 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快最多的國家。

  國家林草局生態保護修複司司長 張煒: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累計實施100個(ge) “雙重”項目,65個(ge) 國土綠化試點示範項目,統籌推進城鄉(xiang) 綠化,全國森林麵積和蓄積量連續多年保持“雙增長”。

  提升森林質量 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

  “雙重”項目,就是指重要生態係統保護項目和修複重大工程項目。

  我國雖然是森林大國,但與(yu) 世界林業(ye) 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森林結構不合理、森林質量不高尤為(wei) 突出。為(wei) 此,國家林草局加力提升森林質量,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

  這幾天,在江西泰和天湖山國有林場低效林改造項目現場,村民正忙著植樹造林,這裏將種上3萬(wan) 多棵樹苗,包括濕地鬆、楓香等多個(ge) 樹種,營造針闊混交林。

  泰和縣天湖山林場場長 楊讚明:針闊混交林的固碳能力要更強,這樣就更符合生物鏈、生態鏈要求,從(cong) 而提高新造山場的森林質量。

  江西鷹潭的森林麵積超過280萬(wan) 畝(mu) ,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6.69%。當地把提升森林質量納入海綿城市建設,進行統籌科學管理。今年的植樹造林,除了選擇節水的城市綠化樹種,還重點統籌考慮以水定植,以水定綠。

  鷹潭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長 何澤民:2021年以來,全市共投入40多億(yi) 元,森林質量不斷提升、水環境持續向好,形成“林在城中,水樹相連”的生態新格局。

  地處湘贛邊界的瀏陽是湖南重點林業(ye) 大縣,為(wei) 進一步加強對森林資源的管護,當地建立“智慧森林監測預警平台”,利用無人機巡護、熱成像及紅外雙光譜攝像頭,形成“天上看、地上巡、網上查”全天候管護網絡。

  瀏陽市林業(ye) 局局長 肖柏林:不僅(jin) 能實現林火監測全覆蓋,而且還能多角度監測林木分布密度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從(cong) 而促進林木生長,提升森林質量。

  為(wei) 了提升森林質量,今年,我國計劃完成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任務600萬(wan) 畝(mu) 以上,以三北地區和南方集體(ti) 林區為(wei) 主戰場,努力實現數量、質量、存量、增量並重。

  (總台央視記者 王凱博 施韶宇 劉誌浩)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