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山西共探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路徑
中新網太原3月20日電 題:專(zhuan) 家學者山西共探發展農(nong) 業(ye) 新質生產(chan) 力路徑
作者 範麗(li) 芳 張娜 韓奕波
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成為(wei) 熱議話題。3月19日,在山西省科協主辦的“今日農(nong) 業(ye) 開春論壇”專(zhuan) 家與(yu) 媒體(ti) 麵對麵環節,專(zhuan) 家學者以“新質生產(chan) 力為(wei) 強農(nong) 注入新動能”為(wei) 主題,共探農(nong) 業(ye) 領域發展新趨勢。
以基因技術、量子信息技術等為(wei) 代表的第四次科技和產(chan) 業(ye) 革命,引領著農(nong) 業(ye) 領域的革新。山西省種業(ye) 發展中心副主任薛村波表示,在育種方麵落實新質生產(chan) 力要求,對於(yu) 提高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率、降低生產(chan) 成本、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品質具有積極作用。
農(nong) 業(ye) 的創新發展離不開數據分析,要獲得需要的數據,就要通過傳(chuan) 感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過程的精準管理和調控。此外,農(nong) 業(ye) 的新質生產(chan) 力,還表現在環境監測、智能控製、數據管理、溯源管理等方麵。
薛村波表示,下一步農(nong) 業(ye) 領域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農(nong) 業(ye) 人員要熟悉新質生產(chan) 力所涉及到的相關(guan) 技術及該技術解決(jue) 問題的方式;農(nong) 業(ye) 部門要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所涉及的相關(guan) 技術營造應用場景,使相關(guan) 技術盡快落地應用。
新質生產(chan) 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山西農(nong) 業(ye) 大學農(nong) 業(ye) 工程學院教授武誌明認為(wei) ,農(nong) 業(ye) 領域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尤為(wei) 迫切,從(cong) 現代農(nong) 業(ye) 到智慧農(nong) 業(ye) ,就是從(cong) 機械化到無人化再到智慧化的過程,“農(nong) 業(ye) 無人機、無人駕駛農(nong) 業(ye) 裝備的發展與(yu) 應用,就是農(nong) 業(ye) 新質生產(chan) 力的典型案例。”
如何從(cong) 農(nong) 機角度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武誌明表示,要給農(nong) 機配製“大腦”,讓農(nong) 機自動作業(ye) ,這是未來農(nong) 場、無人農(nong) 場的關(guan) 鍵環節,同時,可結合傳(chuan) 感器技術、物聯網技術、環境控製技術等,實現全產(chan) 業(ye) 鏈自動化運作。
現場,還有專(zhuan) 家認為(wei) ,山西各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麵對的資源條件、經濟狀況、社會(hui) 基礎均不同,在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時,其力度和進度要有輕重緩急之分。發展什麽(me) 樣的新質生產(chan) 力,投入多少資源,要以本地的資源稟賦、產(chan) 業(ye) 基礎、科研條件等為(wei) 依據,循序推進,如此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