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質優勢塑造品牌優勢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各地因地製宜大力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支持打造鄉(xiang) 土特色品牌。數據顯示,近年來各地已建成180個(ge) 優(you) 勢特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集群,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超過4.6萬(wan) 億(yi) 元,輻射帶動1000多萬(wan) 戶農(nong) 民。其中,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越來越受歡迎,滿足了不同地域、不同群體(ti) 的多元化消費需求,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上發揮著積極作用。
不過,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一些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還有不少短板需要補齊,難點是如何確保優(you) 質優(you) 價(jia) 。例如,寧夏枸杞特色鮮明、聲名遠播,最新數據顯示,寧夏枸杞保有麵積32.5萬(wan) 畝(mu) ,全產(chan) 業(ye) 鏈綜合產(chan) 值達290億(yi) 元;但品質良莠不齊、低質高價(jia) 等現象仍然存在,這既擾亂(luan) 了市場秩序,又影響到聲譽形象。因此要擦亮本地“金字招牌”,除了做好宣傳(chuan) 推介外,還需聚焦“土”“特”“產(chan) ”等特點,闖新路,將品質優(you) 勢轉化為(wei) 品牌優(you) 勢。
一是在確保品質上下功夫,成為(wei) “嚴(yan) 選”“優(you) 選”。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既是“產(chan) 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僅(jin) 2023年我國就新認證登記綠色、有機和名特優(you) 新農(nong) 產(chan) 品1.5萬(wan) 個(ge) 。離開品質談產(chan) 品發展,無異於(yu) 緣木求魚。在食品安全備受關(guan) 注的當下,要從(cong) 土壤、灌溉、化肥、農(nong) 藥等諸多環節從(cong) 嚴(yan) 把控,確保農(nong) 殘等數據符合標準、高於(yu) 期待。還要從(cong) 加工工藝等環節加強行業(ye) 自律,在應用現代技術的同時保持原汁原味、“土香土色”,不能讓硫磺熏蒸等不良做法影響行業(ye) 整體(ti) 形象。
二是在擴大場景上下功夫,做到“常見”“常念”。同一產(chan) 品,在不同場景的售價(jia) 可能不同。仍以枸杞為(wei) 例,多年來,“保溫杯裏泡枸杞”是人們(men) 對枸杞的固有印象,需不斷擴大產(chan) 品的覆蓋麵,提高產(chan) 品的到達率和受歡迎程度。如今,寧夏枸杞正結合藥食同源、國貨潮品等趨勢努力拓寬發展邊界,枸杞原漿、鎖鮮枸杞等新產(chan) 品讓枸杞有了更多新形態,受到更多人喜愛,也提升了品牌價(jia) 值。
三是在提升檔次上下功夫,實現產(chan) 得優(you) 、賣得好。一方麵,從(cong) 區域層麵實現整體(ti) 躍升。聚焦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提高農(nong) 業(ye) 競爭(zheng) 力,大力發展綠色、有機、地理標誌和承諾達標合格農(nong) 產(chan) 品,加大區域公共品牌推廣力度,降低運輸、營銷成本,確保優(you) 秀、道地的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優(you) 質優(you) 價(jia) 。另一方麵,提高經營主體(ti) 的發展能力。發揮重點龍頭企業(ye) 、規上企業(ye) 等示範帶動作用,加大科技創新和產(chan) 品開發力度,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轉型,帶動特色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加速形成,支持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楊開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