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手月入三四千,寫網絡小說還是個掙錢好行當嗎?
中新網北京3月21日電(記者 上官雲(yun) )打開電腦,倒上一杯水,楊吉準備開始碼字。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他每天下午都要這樣寫(xie) 上三四個(ge) 小時,雷打不動。
他管自己叫“寫(xie) 手”,“寫(xie) 了十幾年網絡小說,我幾乎沒有斷更過。”
像楊吉這樣的創作者,可能還有不少。《2023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網絡文學作家、作品、讀者數量都呈穩健增長態勢,其中作者規模達2405萬(wan) 人。
如此龐大的規模,是否說明寫(xie) 網絡小說是個(ge) 掙錢的好行當?對此,記者采訪了一些網絡作家和資深網文編輯,來看看他們(men) 的真實狀態。
寫(xie) 網絡小說的人們(men)
對網絡寫(xie) 手們(men) 來說,每個(ge) 人邁進網絡小說寫(xie) 作這道門檻的原因,可能都不太一樣。
2007年,翟鵬延想嚐試創作,那會(hui) 正好網絡小說風靡,便想著在文學世界構築屬於(yu) 自己的“魔幻世界”,“最初收入不多,一個(ge) 月也就是幾百塊,在當時已經很滿足了”。
時間稍晚一些,從(cong) 2009年起,楊吉一頭紮進了網文圈,先是以紀實文體(ti) 的形式在天涯論壇連載《大圈》,“本來也沒當真,更沒有想過賺錢,純粹就是圖一樂(le) 。”
剛開始在平台發表作品時,他沒掙到什麽(me) 錢,“那個(ge) 時候,閱讀者在貼子裏和作者交流,是免費模式。後來是我的帖子爆了,有人主動找上門來要簽約出版。”
與(yu) 楊吉不同,秦風嘯是在讀高中時接觸到了網絡文學,“我從(cong) 小就喜歡寫(xie) 作,當時就試著在一些小說網站上,寫(xie) 寫(xie) 仙俠(xia) 小說。”
讀大學後,他攢錢買(mai) 了電腦,“2007年我寫(xie) 的懸疑驚悚類的長篇,沒發多久就被一家新網站的編輯看中,以千字10塊左右的價(jia) 格買(mai) 斷,才算真正賺到錢。”
“套路”總是得人心?
興(xing) 趣愛好之外,收益也是寫(xie) 作者們(men) 需要考慮的問題。
網絡作家董江波一直從(cong) 事網絡文學簽約、出版等方麵的工作。據他介紹,有的作者跟網文網站簽訂了作品版權協議,在滿足一定條件後,可以享受網站的“全勤獎”等等,以及不同待遇的稿費收入。
也有的網絡作家享受“保底”福利,比如千字50元,千字100元等等,多數是較早進圈的網絡“大神”寫(xie) 手。再有一些,就是自己注冊(ce) 一個(ge) 賬號進行創作,有多少收入看運氣。
“網絡小說看起來好像會(hui) 寫(xie) 字就能寫(xie) ,但真要寫(xie) 好,尤其是能賺到錢並不容易。”秦風嘯認為(wei) ,好多作者都是為(wei) 了吃網站的全勤福利而已,有的作品“同質化”比較嚴(yan) 重。
“別管套路爛不爛,有人看就有錢賺。”對網文寫(xie) 作而言,這句話或許並不靈驗。
董江波發現,現在不少自媒體(ti) 平台上,有打著資深網文編輯或者網文萬(wan) 訂大神名號開課的,稱教授網文套路,保證簽約,保證賺大錢,但有真本領的極其稀少。
“套路隻能算是三板斧,新穎才能得人心。比如這幾年愛潛水的烏(wu) 賊創作的《詭秘之主》,狐尾的筆的《道詭異仙》,都比較出圈,靠的是實力加角度新奇。”他說。
“盡量別全職”
早年間,第十屆作家榜子榜單“網絡作家榜”上,唐家三少位列第一。然而,殘酷的現實是:在眾(zhong) 多網絡作家中,“大神”級寫(xie) 手實屬“鳳毛麟角”。
在網絡文學寫(xie) 作中,也不是每一位寫(xie) 手都能靠創作網絡文學賺到很多錢。
楊吉比較幸運,網文第一次簽約出版,就拿到了三萬(wan) 多塊的稿費,之後,又陸續寫(xie) 了幾本比較熱的網絡小說,初步實現“經濟自由”,2010年底開始專(zhuan) 職寫(xie) 網文。
他做過簡單的自我評估,“在網文圈,我的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yu) 。買(mai) 車之外,2016年到2018年買(mai) 了一套頂樓疊墅。眼下寫(xie) 網文掙的錢足以覆蓋日常生活所需。”
作家夏龍河認識的一些網文寫(xie) 手,月收入則大都在三四千左右,“現在網文作者簽約難,稿費降低,短視頻分流了很大一部分網文讀者,網絡寫(xie) 作沒那麽(me) 容易。”
有一些人放棄了這條賽道。秦風嘯和朋友聊天時,得知有個(ge) 寫(xie) 了很久的作者,打算開始找工作,“這就意味著即使寫(xie) 作多年,可能到頭來還是沒能在網文行業(ye) 真正存活下來。”
自打寫(xie) 網絡小說的那天起,秦風嘯就是兼職,“如果沒有一定的經驗、天賦、毅力,盡量別專(zhuan) 職寫(xie) 網文,尤其是那些需要養(yang) 家的人。”
“如果要問,寫(xie) 網絡小說還是不是個(ge) 掙錢的好行當,我隻能說,對多數人而言,就是夢想和糊口。”董江波強調,“真正站在金字塔尖的人,寥寥無幾。”
好作品,不缺買(mai) 家
《2023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中的很多數據,都證明了網絡文學如今依舊炙手可熱。
網絡小說寫(xie) 作的圈子,有人加入,也有人離開。考慮到現實因素,夏龍河很少再寫(xie) 網文,而是改為(wei) 專(zhuan) 門寫(xie) 實體(ti) 書(shu) ,也期待著作品未來能賣出影視版權。
楊吉打算今年擇機放棄網文寫(xie) 作,“網絡小說主打一個(ge) 好玩、短平快。接下來我想追求作品的文學性,成為(wei) 一名實體(ti) 書(shu) 的寫(xie) 作者。”
秦風嘯積極轉換方向,尋找突破口,“我想試試短篇小說寫(xie) 作,目前收集了近兩(liang) 百個(ge) 靈感素材,不過不一定寫(xie) 成網絡小說。”
“內(nei) 容為(wei) 王,優(you) 秀的網絡小說可以給下遊產(chan) 業(ye) 鏈供給優(you) 質內(nei) 容,不缺買(mai) 家。” 董江波依舊看好網絡文學未來的發展,“至於(yu) 能否搭上順風車,就得看作者本人的實力了。”(應受訪者要求,秦風嘯為(wei) 筆名)(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