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你聽說過“睡眠離婚”嗎?
中新網北京3月21日(韋香惠 常新宇 臧赫)一個(ge) 打鼾,呼嚕聲震得房頂似乎都在晃;一個(ge) 體(ti) 熱,挨著實在睡不著;一個(ge) 晚上要聽音頻博客才能睡,一個(ge) 總是淩晨3點上廁所,偶爾還會(hui) 夢遊……這樣的睡眠矛盾,出現在不止一個(ge) 家庭的夜間。
今年世界睡眠日,中新健康在北京街頭進行了一場關(guan) 於(yu) 伴侶(lv) 之間“睡眠離婚”話題的采訪。
所謂睡眠離婚,指的是伴侶(lv) 處於(yu) 同一屋簷下,但不睡在一個(ge) 房間,在美國、日本等國家已經有相關(guan) 研究,在中國的社交媒體(ti) 上,也有關(guan) 於(yu) “分房睡”的話題討論。
不久前相關(guan) 機構發布的一項全球睡眠調查報告顯示,在中國,有70%的受訪者每晚睡眠時間低於(yu) 建議的“8小時健康睡眠”時長,每10位受訪者中就有3位對自己的睡眠質量不滿意。
這項調查顯示,焦慮(52%)和工作壓力(43%)是導致中國人睡眠質量差的主要原因。在18-44歲的受訪者中,每10位中就有6位表示曾徹夜難眠。
比如某知名主持人就在今年她的結婚紀念日這天,在微博上分享了她和伴侶(lv) 之間分房睡的心得。她說,“因為(wei) 分房睡,所以睡覺前的時光變得很有儀(yi) 式感。”
“睡覺是件大事,如果睡不好,情緒會(hui) 受到很大的影響。”一位年輕的女士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訪時說,盡管她現在還沒有受到另一半的睡眠困擾,但她坦言,為(wei) 了彼此的生活質量,不介意分房睡。
通過獨立的空間來提高彼此的睡眠質量或許是當代人願意選擇“睡眠離婚”的原因,但如果要從(cong) 根本上改善睡眠矛盾,或許首先應該排除潛在的睡眠疾病。
北京市海澱醫院神經內(nei) 科主治醫師周正宏向中新健康介紹,美國睡眠醫學會(hui) 有數據顯示,約三分之一的夫妻會(hui) 選擇分房睡。她表示,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有夫妻雙方睡眠作息不同、一方在夜間存在一些睡眠呼吸紊亂(luan) 的症狀等。
周正宏建議,如果夫妻雙方存在睡眠矛盾,首先應該做的是排除或治療潛在的睡眠疾病。“有很多睡眠問題實際上是由睡眠障礙疾病所引起。”
采訪中,許多人都提到了打呼嚕的問題,在醫學上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如果不及時治療,會(hui) 引起高血壓、心髒病、2 型糖尿病、抑鬱症等問題。
上述全球睡眠調查報告顯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的喉部肌肉會(hui) 鬆弛到塌陷的程度,從(cong) 而限製氣流,導致整夜反複停止呼吸。在調查對象中,全球57%的人知道這種疾病,但隻有26%的人得到了診斷。
近年來,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推進和中國醫療水平的快速發展,中國人對睡眠呼吸暫停的認知也在逐步提升。
此外,影響人們(men) 睡眠質量的疾病還有不寧腿綜合症,又稱多動腿綜合征或不安腿綜合征。臨(lin) 床表現通常為(wei) 夜間睡眠時,雙下肢出現極度的不適感,迫使患者不停地移動下肢或下地行走,導致患者出現嚴(yan) 重的睡眠障礙。該病雖然對生命沒有危害,卻嚴(yan) 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周正宏表示,造成睡眠問題的原因有多方麵,但尚無數據表明,分房睡會(hui) 影響伴侶(lv) 之間的關(guan) 係。無論雙方以何種方式相處,身體(ti) 健康應該放在第一位。(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