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拓寬服務貿易“朋友圈”

發布時間:2024-03-22 15:29:00來源: 經濟日報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全麵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麵清單;出台服務貿易、數字貿易創新發展政策。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孕育興(xing) 起,我國服務貿易發展規模與(yu) 水平不斷提升,成為(wei) 擴大高水平開放和建設貿易強國的重要引擎和核心動力。

  我國服務貿易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動力強勁。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規模屢創新高,結構不斷優(you) 化。據統計,近10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6.1%,約為(wei) 全球平均增速的2倍。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再創曆史新高,達到65754.3億(yi) 元,同比增長10%,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已連續10年居世界第二位。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較快增長,進出口額達27193.7億(yi) 元,同比增長8.5%,占服務進出口總額比重達41.4%。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圍繞高水平開放和貿易強國的建設目標,中央和地方層麵不斷加快完善政策支持體(ti) 係,密集推出服務貿易開放創新發展的政策舉(ju) 措。2015年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的若幹意見》,全麵係統地提出服務貿易發展的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要求開展國際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此後,圍繞產(chan) 業(ye) 規劃、綜合試點、自貿試驗區(自貿港)建設、市場準入、稅收、信貸等各個(ge) 環節,從(cong) 中央到地方出台一係列政策文件,批準設立22個(ge) 自貿試驗區、自貿港,製定海南自貿港跨境服務貿易負麵清單,積極搭建服貿會(hui) 、進博會(hui) 、消博會(hui) 等交流合作平台,全麵助推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使其成為(wei) 高水平開放和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不過,與(yu) 全球服務貿易強國及高質量發展內(nei) 在要求相比,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服務供給能力不足,存在較大逆差;經貿結構不夠合理,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與(yu) 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比重偏低;服務業(ye) 與(yu) 服務貿易市場準入限製有待放寬,對接國際服務貿易規則的水平和規則話語權尚待提升。因此,需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強機製創新和係統集成,不斷增強創新動力,拓寬我國服務貿易“朋友圈”,助推我國由服務貿易大國向服務貿易強國跨越式轉變。

  優(you) 化服務產(chan) 業(ye) 結構,強化優(you) 質服務供給。持續推進製造業(ye) 和服務業(ye) 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體(ti) 係。發揮我國製造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不斷加大產(chan) 業(ye) 鏈原始創新投入,提升研發設計、信息技術、金融服務、教育培訓、物流配送、節能環保等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發展水平,推動傳(chuan) 統服務貿易轉型升級。立足我國在文化、中醫藥、數字服務等領域的優(you) 勢,擴圍提質特色服務出口基地建設,促進文化服務、中醫藥服務、專(zhuan) 業(ye) 服務等走出去,提高“中國服務”在全球價(jia) 值鏈中的地位。把握服務業(ye) 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新趨勢,加快形成數字化綠色化服務核心競爭(zheng) 力。

  放寬服務市場準入,提升服務開放水平。加大現代服務業(ye) 領域的開放力度,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服務貿易和服務業(ye) 開放規則,推動服務業(ye) “放管服”改革,分類分級放寬服務業(ye) 市場準入限製,有序推進電信、醫療、教育、金融、文化等領域相關(guan) 業(ye) 務開放,加快出台全國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麵清單,形成中國跨境服務貿易梯度開放的製度體(ti) 係。充分發揮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等高水平開放平台的先行先試作用,加快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範區。推動完善全球服務貿易治理,持續推進加入DEPA、CPTPP談判進程,積極參與(yu) 服務貿易國際規則與(yu) 標準製定。積極把握共建“一帶一路”與(yu) RCEP生效機遇,深化服務貿易重點領域合作。

  加大創新要素支撐,做強“中國服務”品牌。加快構建涵蓋金融、人才、數據等要素的創新支撐體(ti) 係,壯大服務貿易競爭(zheng) 力。加快推進跨境資金集中匯算和人民幣跨境結算,提升“一帶一路”上跨國貿易的人民幣清算比例,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完善服務貿易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深化政校企聯合人才培養(yang) 機製,推進服務貿易人才實訓基地建設,加強與(yu) 海外院校合作交流,推動服務貿易國際化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加快數字技術研發創新,推動服務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加強數字化技術對企業(ye) 生產(chan) 要素各個(ge) 環節的改造升級,培育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平台企業(ye)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昊翔)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