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春山飲茶去 年輕人書寫“新茶經”
中新社南昌3月28日電 題:上春山飲茶去 年輕人書(shu) 寫(xie) “新茶經”
作者 朱瑩
春和景明,草木繁盛。在“中國名茶之鄉(xiang) ”江西上猶縣園村,來自深圳的“95後”遊客林林正倚坐在民宿木凳上,眼前新綠綿延,茶香彌漫山野,沸騰的水在茶壺中翻滾,茶葉在沸水裏舒展開來,呷一口春茶,感慨道,“喝了一口春天。”
陸羽《茶經》有言,“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茶飲在中國人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過去,喝茶往往是中老年人群的標簽。如今,上春山飲茶去的“風”正吹向年輕人。
“馬蜂窩”大數據顯示,探訪春日茶園、深入了解中國茶文化、品嚐今年第一口春茶,成為(wei) 年輕人的心頭好。“小紅書(shu) ”上“春茶品鑒”“春茶的小茶館”等成為(wei) 搜索熱詞。
上猶縣園村文旅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冬生介紹,像林林這樣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今年2月份以來,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周邊遊客紛至遝來,有5.2萬(wan) 多名遊客前來園村體(ti) 驗采茶、製茶、品茶,其中年輕人居多。
在江西南昌市的西山蕭壇峰,起伏的丘陵地形將水汽分割阻攔,形成縹緲的雲(yun) 霧,孕育出遠近聞名的西山白露茶。清明將至,今年24歲的蔡雨計劃約上好友上茶山踏青,沉浸式體(ti) 驗非遺西山白露製茶技藝,在她看來,“這是釋放壓力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中國傳(chuan) 統的生活美學。”
“春分、清明、穀雨向來是采茶、踏春好時節,為(wei) 了迎合年輕人需求,我們(men) 開設了茶會(hui) 、茶課、非遺工坊傳(chuan) 習(xi) 等。”南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西山白露茶製作技藝第四代傳(chuan) 承人胡衛華告訴記者,文化是中國茶的核心,年輕人熱衷上春山、采春茶也是文化體(ti) 驗的過程。
年輕人“喝一口春天”的儀(yi) 式感,也反映在一組消費數據上。淘寶2024春茶消費趨勢顯示,30歲至40歲的消費者是購買(mai) 春茶的絕對主力,“90後”喝茶“血脈覺醒”了。
茶葉受眾(zhong) 不斷呈現年輕化趨勢,驅使茶企不斷調整創新。在廬山雲(yun) 霧茶核心產(chan) 區,廬山市東(dong) 林雨露現代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董事長郭青雲(yun) 介紹,該企業(ye) 通過智能化製茶代替手工製茶,降低生產(chan) 成本,並在原葉茶中加入調味,研發花香型茶,迎合年輕茶客購買(mai) 偏好。
此外,近年來“茶旅遊+”融合已成為(wei) 各地推動茶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工作,也是推動中國茶文化年輕化的重要手段。聞名中外的遂川狗牯腦茶是江西珍貴名茶之一,當地打造神茶穀,茶旅融合共繪“詩與(yu) 遠方”;在安徽廬江,茶鄉(xiang) 精品旅遊線路串聯起各大景點,吸引遊客品茶觀景等。
在消費端,新式茶館風起,服務零售不斷釋放消費潛力。今年春分時節,喜茶聯合中國茶葉流通協會(hui) 等發起“喝第一口春茶”係列活動,邀請網友發布茶園、茶生活等相關(guan) 內(nei) 容,參與(yu) “尋茶之旅”。
在江西省社會(hui) 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中國茶文化重點學科帶頭人、萬(wan) 裏茶道茶學院院長餘(yu) 悅看來,這是傳(chuan) 統茶文化與(yu) 年輕人需求相契合的體(ti) 現,與(yu) 年輕人“花式養(yang) 生”追求健康、意蘊中式美學的茶空間吸引力、堅定文化自信及“中國茶”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等原因有關(guan) 。
“總言之,年輕人從(cong) 消費者到茶文化接收者,並享受其中,將加速改變茶行業(ye) 生態,成為(wei) 茶文化事業(ye) 的推動者、茶產(chan) 業(ye) 的新生力量,書(shu) 寫(xie) ‘新茶經’。”餘(yu) 悅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