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長三角政產學研專家在滬共謀推進新質生產力,應用型高校何為?

發布時間:2024-04-01 11:3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3月31日電 (呂客 吳斯琦) 應用型高校如何引領調動“政產(chan) 學研用”各方要素協同促進新質生產(chan) 力高質量發展?

  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30日舉(ju) 辦的2024年長三角新質生產(chan) 力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來自長三角的政府、高校、企業(ye) 、科研服務機構的專(zhuan) 家學者250餘(yu) 人把脈焦點問題,探討發展模式,共同促進政產(chan) 學研各方在推進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中實現優(you) 質資源共享,為(wei) 高質量發展帶來新視野、共話新範式。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就要做好科技創新大文章,實現教育、科技和人才的良性循環,不斷探索院校與(yu) 地方和企業(ye) 建立共同體(ti)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校長汪小帆表示,作為(wei) 應用型高校,更好地培養(yang)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所需要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更好地融合創新政產(chan) 學研新範式,更好地將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進一步發揮好,努力成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的助推器,是新征程上應用型高校的使命和擔當。

  麵對新形勢新任務,如何為(wei)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蓄勢賦能,政府部門、行業(ye) 企業(ye) 、科技服務機構等代表結合“自身之所有、行業(ye) 之所求、發展之所需”為(wei) 論壇帶來了九場精彩紛呈的報告。

  “教育數字化轉型不僅(jin) 賦能教育,更是重新塑造整個(ge) 教育體(ti) 係。”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hui) 副會(hui) 長、教育部原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誌民談到教育數字化轉型時表示,數字技術賦能、產(chan) 教融合互通、校企深度合作,已成為(wei) 應用型高校推進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創新要素。

  “金華市強化政策精準滴灌,構建了‘源頭創新—概念驗證—早期孵化—產(chan) 業(ye) 落地—發展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全鏈條。”金華市科技局副局長陳英說,將進一步深化校地合作,發揮高校科技創新關(guan) 鍵引擎的優(you) 勢,加快打造成為(wei)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最優(you) 地。

  國家技術轉移東(dong) 部中心執行總裁鄒叔君表示,通過與(yu) 高校共同打造“三位一體(ti) ”托管服務鏈條,努力調動起科研谘詢服務、成果運營服務、技術交易服務之間的運轉動能,提升高校與(yu) 行業(ye) 企業(ye) 之間成果轉化的產(chan) 出率,打造出技術轉移創新融合的生態體(ti) 係。

  作為(wei) 全國第一所以“應用技術”命名的高校,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秉承“依產(chan) 業(ye) 而興(xing) 、托科技而強”的辦學理念,積極響應國家和長三角地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耕產(chan) 教深度融合,在高素質人才培養(yang) 和關(guan) 鍵技術領域創新等方麵積極應變、迎風而上。

  近年來,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有組織服務企業(ye) 科技創新需求,通過校企深度合作突破製約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共性問題。學校躋身中國科技成果轉化百強高校,入選國家知識產(chan) 權試點高校、首批上海市高校知識產(chan) 權運營中心,榮獲中國產(chan) 學研合作促進獎以及中國產(chan) 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

  “麵對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我們(men) 更加注重抓牢科技創新這個(ge) ‘牛鼻子’,充分發揮應用技術科研獨有的作用,打造更多引領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的硬科技。”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韓生介紹,學校正積極推進科研範式改革,將前瞻布局麵向應用的基礎研究領域和構建內(nei) 外部密切配合的協同創新平台緊密結合,服務長三角地區政府與(yu) 企業(ye) 所需,完善科研攻關(guan) 組織模式,以研優(you) 產(chan) ,以產(chan) 促研,真正沉到“需求”環節推動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的深度融合。(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