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微短劇創新發展與國際傳播論壇亮相中國網絡視聽大會

發布時間:2024-04-01 15:0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成都3月31日電 近年來,微短劇內(nei) 容創作井噴式增長、高質起飛,精品化製作、創新發展已成行業(ye) 共識。蓬勃發展的微短劇行業(ye) 不僅(jin) 成為(wei) 了新興(xing) 題材開發的熱土,同時也為(wei) 影視創新發展提供了多元的技術驗證場景,為(wei) 公眾(zhong) 帶來更豐(feng) 富多元的視聽產(chan) 品。

  為(wei) 深度探討微短劇精品化、創新化發展的路徑,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國際司共同指導,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hui) 主辦、騰訊視頻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hui) “新洞察、新趨勢、新征程”微短劇創新發展與(yu) 國際傳(chuan) 播論壇於(yu) 日前在成都亮相正在進行中的中國網絡視聽大會(hui) 。

  論壇上,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張頤武回顧微短劇的發展曆程,提出微短劇未來可期,需要社會(hui) 各方的支持和正向激勵。應當珍惜微短劇的發展活力,珍惜它的發展環境和機遇,共同保護創造空間和想像力的空間,推動整體(ti) 行業(ye) 取得更大的發展。

  騰訊在線視頻副總裁王娟當日表示,微短劇的火熱為(wei) 影視劇創新提供了新的舞台,行業(ye) 正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從(cong) 長遠來看,微短劇的長期發展離不開精品內(nei) 容的支撐。

  微短劇作為(wei) 網絡視聽作品的新形態,其本質依然延續以好內(nei) 容為(wei) 核心。在第一個(ge) 圓桌對話環節,《招惹》總製片人杜浩、《反詐風暴》導演栗心博、《盲心千金》導演林青、《我叫趙吳狄》導演潘嬿茜、《見好就收》導演唐十一、《授她以柄》導演周瀟等創作者以“求新”為(wei) 關(guan) 鍵詞,分別分享自身在微短劇創作上關(guan) 於(yu) 新題材、新內(nei) 容、新情緒、新呈現的創新思路,並提出“以‘小體(ti) 量’追求‘大格局’”、“情緒是最佳原動力”等創作理念。

  圓桌討論環節二,都市微短劇《結婚嗎好的》導演鄧展能、文物保護題材微短劇《趙小姐的日記》導演姬俞、無限流題材微短劇《與(yu) 你的九次相遇》導演年劍倫(lun) 、互動微短劇《師傅》導演王傳(chuan) 淋和文旅題材微短劇《重慶遇見愛》導演曾奇,分別聚焦於(yu) 新題材探索、遊戲體(ti) 驗再現、文旅賦能等話題分享自身的創新思路,展示了微短劇行業(ye) 的新鮮活力與(yu) 發展趨勢。

  微短劇以其體(ti) 量輕、節奏快、內(nei) 容高濃的特性還創造了許多跨界合作、題材創新的“新風口”,尤其在國家廣電總局的“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發布後,推動了一批城市取景地跟隨微短劇的熱播而“出圈”,也為(wei) “文旅+微短劇”模式的升級釋放出全新可能。此次活動特別設置“城市製片人”宣講模塊,多地相關(guan) 負責人受邀出席,在其間向行業(ye) 展示了各自城市的特色文旅內(nei) 容及創新探索。

  微短劇不僅(jin) 在國內(nei) 市場快速發展、全麵提質,在海外市場同樣迸發出強勁的增長潛力,成為(wei) 推動中國故事“走出去”的重要載體(ti) ,吸引眾(zhong) 多微短劇應用平台持續發力。點眾(zhong) 科技海外業(ye) 務負責人吳克雷、Crazy Maple Studio(楓葉互動)北京公司總經理南亞(ya) 鵬、嘉書(shu) 科技創始人 CEO王小書(shu) 、ShortTV CEO劉金龍在海外傳(chuan) 播主題演講中,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構成、用戶內(nei) 容偏好、效果數據等角度,分享了關(guan) 於(yu) 精品化、技術賦能、多元收益模式、長期化投入等微短劇出海的未來趨勢洞察。

  中國移動咪咕公司短劇負責人馬迪當日從(cong) 平台角度指出,將利用“短劇+科技”創新驅動產(chan) 業(ye) 變革,提高要素生產(chan) 力,跨界融合拓展行業(ye) 路徑,以新質生產(chan) 力引領短劇產(chan) 業(ye) 新革命;互影科技創始人兼CEO鶤鵬從(cong) 行業(ye) 上遊視角分享了如何從(cong) 底層技術賦能互動內(nei) 容的生產(chan) 和開發,進而提升內(nei) 容生產(chan) 效率;大腦天宮文化傳(chuan) 媒創始人、CEO萇江則從(cong) 創作者視角分享了技術與(yu) 內(nei) 容融合的實踐案例與(yu) 探索曆程,指出紮實的內(nei) 容加上創新的技術可以拓展短劇的無限可能。(完)【編輯:張燕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