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新健康 | 學者:發展合成生物學可為宏觀產業探索全新的底層技術

發布時間:2024-04-01 15:0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3月31日電 (記者 陳靜)合成生物學是以工程化手段設計合成基因組為(wei) 標誌。其發展是繼“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和“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的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dong) 師範大學校長錢旭紅31日表示,合成生物學本身給人以無窮想象力,發展合成生物學的意義(yi) 在於(yu) 為(wei) 宏觀產(chan) 業(ye) 探索全新的底層技術。他指出:“將來的工業(ye) 追求的目標是微縮化、集成化。‘超限製造’的目標之一,就是研發微納流控芯片。”

  錢旭紅透露,未來,華東(dong) 師範大學醫學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將持續聚焦醫學合成生物高端賽道,遵循合成生物學從(cong) “造物致知”到“造物致用”的科學發展規律,重點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智能基因藥物、智能細胞藥物、微生物療法、新型疫苗、醫用和食品用酶、醫學分子診斷製品等。

  據介紹,合成生物學通過與(yu) 基因工程、基因編輯、細胞治療、再生醫學、免疫學、納米材料等研究領域交叉融合,在生物醫藥、生物製造和醫療健康領域實現重大突破,不僅(jin) 為(wei) 探索生命本質和生命過程規律提供了新思路、新策略、新手段,為(wei) 智能診療和精準醫學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也預示著生物技術的全麵革新,為(wei) 應對人類社會(hui) 發展麵臨(lin) 的重大挑戰提供了全新的解決(jue) 方案。

  2019年4月,華東(dong) 師範大學探索成立醫學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中心主任由校長錢旭紅院士擔任。世界著名哺乳細胞合成生物學鼻祖Martin Fussenegger為(wei) 中心榮譽教授,新加坡杜克-國立大學醫學院王林發為(wei) 中心榮譽主任。該中心聚焦基因編輯、智能基因藥物、智能細胞藥物、生物電子藥物等內(nei) 容,開發新型顛覆性治療技術,以提高治療針對性和精準化,研發了一係列控製遺傳(chuan) 學技術平台,用於(yu) 糖尿病、痛風、肥胖等代謝性疾病和腫瘤治療的顛覆性創新療法。

  在2024(第二屆)合成生物學與(yu) 生物醫學健康大會(hui) 上,記者了解到,醫學合成生物作為(wei) 引領未來生物醫學迅猛發展的“新質生產(chan) 力”,不僅(jin) 是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的高端賽道,更是解決(jue) 核心關(guan) 鍵問題的重要工程。未來,生物醫學研究將通過與(yu) 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深度融合,實現生命大健康研究領域新藥開發、疾病診斷、疾病治療方麵的創新突破,促進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深度轉型升級,推動醫療產(chan) 業(ye) 的變革與(yu) 發展。

  上海是中國最早發展合成生物學的地區之一,誕生了合成生物學研究領域的多項成果,擁有全產(chan) 業(ye) 鏈生態優(you) 勢。2023年9月,上海市政府發布《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創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製造產(chan) 業(ye) 集群行動方案(2023-2025年)》。據此,上海將在強化基礎研究、加強技術轉化、優(you) 化空間布局、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生態四個(ge) 方麵加強布局,到2030年建設合成生物全球創新策源高地、國際成果轉化高地和國際高端智造高地,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端生物製造產(chan) 業(ye) 集群。

  本次論壇圍繞“合助未來健康:新技術、新應用”主題,設立了六個(ge) 專(zhuan) 題分論壇,覆蓋了從(cong) “醫學合成生物學”到“生物醫藥合成生物學的產(chan) 業(ye) 投融資”等多個(ge) 細分領域。論壇聚焦於(yu) CAR-T細胞治療、基因編輯、人工智能在合成生物學中的應用等醫學研究熱點,匯聚了來自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複旦大學、華東(dong) 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等20餘(yu) 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合成生物學研究領域專(zhuan) 家學者及產(chan) 業(ye) 界代表,共同探討國內(nei) 外合成生物學研究領域的前沿動態、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發展。(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