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東安氣象科技“護航”春耕
中新網永州4月3日電 (唐濤華 劉慧)“近期可能會(hui) 有強降雨,一定要提前做好清渠排水等工作。”近日,湖南省永州市東(dong) 安縣烤煙事務中心農(nong) 藝師胡申球一大早就來到水嶺鄉(xiang) 種煙大戶文婷婷的煙田裏,詳細查看煙苗長勢和排水情況,指導農(nong) 戶采取積極措施應對強對流天氣。
時下,在東(dong) 安縣,農(nong) 技人員、掛點領導、包村幹部等紛紛下沉春耕生產(chan) 一線,為(wei) 春耕生產(chan) “送技獻策”。
在做好春耕春種同時,該縣積極抓好防汛備汛工作,各鄉(xiang) 鎮提前對田間渠道、山塘內(nei) 的淤泥和雜草進行清理整治,組織技術人員對泵站、抽水機等灌溉設施進行調試和維護。
“為(wei) 應對汛情,我們(men) 及時對田間排水溝進行清淤,使兩(liang) 邊田間積水得到有效排澇。”橫塘鎮副鎮長袁作璽說。
“未來一周有一次降水過程,請農(nong) 民朋友密切關(guan) 注天氣變化,抓住晴好天氣做好早稻、蔬菜等春播作物的播種育苗工作。”橫塘鎮金雲(yun) 村種田大戶彭美娥的手機上又定時收到東(dong) 安縣氣象台發布的春耕春播氣象服務信息。
“收到春播氣候預測短信後,我們(men) 準備這兩(liang) 天機械化插秧,過去種糧是靠天吃飯,現在是‘看天管理’。”彭美娥說。
在東(dong) 安,許多農(nong) 業(ye) 基地都矗立著一個(ge) 多功能氣象塔,它能通過自身裝載的高精度傳(chuan) 感器實時采集風速、風向、雨量、溫濕度等數據,提高田間管理效率。如今,氣象科技,已成為(wei) “慧”種田的東(dong) 安新農(nong) 人必不可少的利器。
近年來,東(dong) 安縣利用15個(ge) 鄉(xiang) 鎮31個(ge) 區域自動氣象站和5個(ge) 交通氣象站,重點針對水稻、油菜、煙葉等作物製定了直通式氣象服務方案。針對不同氣候特征,麵向種植大戶、種植養(yang) 殖農(nong) 民合作社等,開展“精細化”“直通式”服務,並充分利用短信、微信等平台發布氣象信息,助力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
在鹿馬橋鎮河東(dong) 村種植大戶席光祿的人參果產(chan) 業(ye) 園,近期雨水多,大棚內(nei) 濕度較大,再加上光照不足,易感染病蟲害。東(dong) 安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得知消息後,迅速組織農(nong) 技人員深入大棚排查安全隱患,並指導種植戶科學應對持續降雨過後的田間管理。
“果苗枯黃的主要原因是水肥管理和溫濕度管理出現問題,一定要科學適度控製水肥。”農(nong) 藝師郭和林說。“農(nong) 技專(zhuan) 家上門為(wei) 我們(men) ‘傳(chuan) 經送寶’,還給講解了溫室病蟲害防治方法。”席光祿期待今年人參果大豐(feng) 收。
今年,東(dong) 安縣煙葉種植麵積2.2694萬(wan) 畝(mu) ,油菜種植麵積15.5萬(wan) 畝(mu) ,蔬菜種植麵積30萬(wan) 畝(mu) ,計劃種植早稻26.5萬(wan) 畝(mu) 。該縣組織150名農(nong) 技員深入春播生產(chan) 一線,10餘(yu) 名農(nong) 業(ye) 氣象專(zhuan) 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點對點、麵對麵的春播服務;抽調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15人,分赴各鄉(xiang) 鎮對200座小型水庫、6座中型水庫、2座中型河壩、48座小水電站、26處水閘開展汛期安全檢查,為(wei) 糧食增產(chan) 、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提供保障。(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