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推進中職校“撤改並”緩解普職分流焦慮

發布時間:2024-04-07 16:21: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熊丙奇

  2024年,山東(dong) 將通過“關(guan) 停並轉”等措施,進一步消除“空小散弱”中職學校,使職業(ye) 學校布局結構更加優(you) 化,與(yu) 區域產(chan) 業(ye) 發展更加匹配。在2023年,該省合並中職學校15所,終止辦學中職學校13所。

  據報道,除山東(dong) 外,部分其他省份也在推進中職學校“撤改並”。通過“撤改並”消除“空小散弱”中職學校,是建設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提高中職辦學質量的重要舉(ju) 措。緩解我國社會(hui) 存在的普職分流焦慮不是取消中職,而是要提高職業(ye) 教育的地位,以及職業(ye) 院校的辦學質量。

  從(cong) 現實看,我國各省都存在一些“空小散弱”中職學校。這些中職學校對中職的形象、聲譽影響很大。不少家長認為(wei) 上中職學不到什麽(me) 技能,指的就是這些中職學校。另外,近年來被媒體(ti) 曝光的中職學校招生亂(luan) 象,也大多發生在這些“空小散弱”中職學校。這些亂(luan) 象進一步加深家長和社會(hui) 輿論對中職的偏見和歧視。

  針對中職“地位低、質量低”的問題,近年來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yu) 專(zhuan) 家學者提出,以“取消中職、普及普高、取消中考”的方式,來緩解普職分流焦慮。耐人尋味的是,他們(men) 並不是認為(wei) 中職不重要,而是認為(wei) 在當前的教育環境、社會(hui) 環境中很難辦好中職。因為(wei) 辦好中職,要投入比辦普高更多的經費,建設雙師型隊伍、推進職普融通、進行產(chan) 教融合,而當前,各地對中職的投入都低於(yu) 普高。

  “中職辦不好,所以幹脆取消”這樣的邏輯是有問題的。應該思考的是辦中職有無必要。如果必要,那麽(me) 就應該直麵中職辦學存在的問題,辦好中職,而不是取消中職。從(cong) 全世界發達國家的高中教育看,所有發達國家都有中職教育,隻是舉(ju) 辦形式不同。有的是實行普職分流,以專(zhuan) 門的技術高中、職業(ye) 高中舉(ju) 辦中職;有的是建綜合高中,把中職技職課程和普高學術課程融合在一起,實行學分製教學管理。之所以要舉(ju) 辦中等職業(ye) 教育,一方麵是因為(wei) 學生的能力在高中階段會(hui) 出現嚴(yan) 重分化,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普高學術課程學習(xi) ;另一方麵是社會(hui) 對人才的需要,都辦普通教育會(hui) 影響形成合理的人才培養(yang) 結構,造成教育發展與(yu) 社會(hui) 人才需求的脫節。

  緩解普職分流焦慮,必須辦好職業(ye) 教育,給學生提供多元的選擇。這就必須堅定消除“空小散弱”的中職學校。

  首先要推進職業(ye) 教育資源的整合、優(you) 化。據報道,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提出,建議山東(dong) 省推動地級市、各縣區職業(ye) 學校資源整合,一個(ge) 縣就辦一所公立中等職業(ye) 學校,一個(ge) 地級市可辦2-3所市級公立中職等,優(you) 化布局結構。

  其次要在整合現有資源的同時加大對職業(ye) 教育的投入。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測算,職業(ye) 教育的成本是普通教育成本的三倍,我國應該對標建設高質量職業(ye) 教育體(ti) 係,明確對職業(ye) 院校的生均撥款,要求各級政府必須履行對職業(ye) 教育的投入責任,而不能不保障投入,讓職業(ye) 院校自己想辦法掙錢辦學。

  另外,必須創新職業(ye) 教育的舉(ju) 辦模式。基於(yu) 我國中職畢業(ye) 生超過七成都升入高職院校的現實,我國可大力推進中本貫通以及中高職貫通教育,既防止中職以升學為(wei) 導向辦學,又提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質量。與(yu) 此同時,把其他中職學校和普高學校合並,建設為(wei) 綜合高中,加強綜合高中的技職課程建設。這可推進高中多樣化辦學,開創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的新模式。

  (北京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