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人民網評:為春耕增效,促“糧田”變“良田”

發布時間:2024-04-10 14:26:00來源: 人民網

  人民網評:為(wei) 春耕增效,促“糧田”變“良田”

  ——“抓好春耕春管”係列評論之三

  人勤春來早,春耕備耕忙。吉林省公主嶺市,實施鑿排水渠、鑽水源井、保輸配電等工程,老百姓說,“好田值得好好管,田好更得好好幹”;山東(dong) 省嘉祥縣國廟村,田成方、渠相連,農(nong) 機開得進來,春管更省心;廣西欽州市屯南村,修建田間道路、完善灌溉和排水係統、推廣綠肥還田,農(nong) 民的種糧熱情日漸高漲……從(cong) 北到南,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穩步推進,為(wei) 糧食生產(chan) 提供豐(feng) 厚的“沃土”。

  糧食生產(chan) 根本在耕地。有地才有糧,有好耕地才能多打糧、打好糧。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chan) 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guan) 鍵舉(ju) 措。這不僅(jin) 事關(guan) 群眾(zhong) 切身利益、事關(guan)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方式轉變,而且事關(guan) 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進程。把14億(yi) 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把糧食安全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須建設好高標準農(nong) 田,實現增量與(yu) 提質的共進。

  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一個(ge) 重要目的是提升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能力。為(wei) 什麽(me) 要注重生產(chan) 能力的提升?我國耕地質量建設的形勢中,有答案。看國情、地情,我國耕地質量水平總體(ti) 偏低,水土資源匹配不協調,耕地退化形勢依然嚴(yan) 峻。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一些耕地“變薄、變瘦、變硬”的趨勢仍未得到根本遏製。可以說,耕地保護、耕地質量提升的任務沒有減輕,而是更加艱巨了。因此,多措並舉(ju) 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建好用好耕地這一寶貴資源,是形勢使然也是現實需要。

  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是係統工程,也要因地製宜。這涉及“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等方麵。一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根據當地自然資源稟賦、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特征,采取不同舉(ju) 措,持續完善農(nong) 田基礎設施、著力提升耕地地力。有的整治田塊,使“小田”變“大田”、“碎田”變“整田”;有的修建田間道路、配套農(nong) 田輸配電設施,為(wei) 農(nong) 田排澇水肥一體(ti) 化以及信息化工程等提供電力保障;有的開展土壤改良、障礙土層消除、土壤培肥等工作,改善農(nong) 田生產(chan) 條件……凡此種種表明,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在改造、提升上下功夫,著力提升建設標準和質量,才能讓高標準農(nong) 田的標準更高,形成一批現代化農(nong) 田。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落實好這一重大部署要求,理應從(cong) 多方麵入手,形成路線圖和施工圖,在完善政策與(yu) 要素保障上持續發力。比如,加強資金保障,完善多元化籌資機製,引導金融和社會(hui) 資本投入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又如,實行高標準農(nong) 田特殊保護,將其納入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等年度考核評價(jia) ,切實防止已建成的高標準農(nong) 田因建設占用、農(nong) 業(ye) 結構調整而減少;再如,加強建後管護,因地製宜探索創新管護模式,加強專(zhuan) 業(ye) 管護機構、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建設,提高高標準農(nong) 田管護水平。對高標準農(nong) 田來說,要做到建一塊成一塊、成一塊護一塊,確保良田數量不減、質量不降。

  當前,春耕一線,各地區各部門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紮實推進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用心經營好每一寸耕地,用力建設好高標準農(nong) 田,確保土地適宜耕作、旱澇保收、高產(chan) 穩產(chan) ,不斷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我們(men) 就能喜獲一季又一季的豐(feng) 收,讓糧食飯碗端得更穩、端得更牢。(人民網-觀點頻道 霍木)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