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環境研究論文認為(wei) ,暴露於(yu) 臭氧汙染可能會(hui) 破壞果蠅在空氣中傳(chuan) 播的信息素,幹擾它們(men) 吸引伴侶(lv) 或認知異性果蠅的能力。這項發現凸顯了人類活動對昆蟲種群的又一可能威脅。
暴露在濃度略微升高的臭氧(100 ppb)中15分鍾後的4隻雄性果蠅開始出現互相求偶的行為(wei) 。 Benjamin Fabian 攝
該論文介紹,在許多國家,昆蟲數量下降是一個(ge) 主要保育問題,許多物種都麵臨(lin) 滅絕風險。許多昆蟲使用信息素交流,這是一種釋放到空氣中的化學信號,對於(yu) 求偶尤為(wei) 重要。例如,雌性蝴蝶和蛾子都會(hui) 使用信息素遠距離吸引雄性。不過,還不清楚近地麵臭氧(由於(yu) 工業(ye) 排放產(chan) 生的一種汙染物)如何與(yu) 這些化學信號反應及造成破壞。
暴露在濃度略微升高的臭氧(100ppb)中15分鍾後的2隻雄性果蠅開始嚐試交配。 Benjamin Fabian 攝
論文通訊作者、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態化學研究所Markus Knaden和論文第一作者Nan-Ji Jiang與(yu) 同事合作研究發現,將雄性果蠅暴露在高水平的臭氧中,將會(hui) 使雄性產(chan) 生的信息素降解。雌性果蠅被發現對這些雄性較不感興(xing) 趣,對其求偶行為(wei) 響應慢得多。他們(men) 還觀察到在臭氧暴露之後出現雄性-雄性求偶,認為(wei) 這可能是在沒有這些化學信號時雄性未能區分其他雄性與(yu) 雌性所致。
論文作者指出,城市臭氧水平經常與(yu) 研究中使用的水平相同或更高,這一汙染究竟可能對野生昆蟲種群造成何種影響,後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