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美國緊急向爆雷銀行“輸血”,難除危機病根

發布時間:2023-03-20 09:21:00來源: 華爾街日報

  【環球時報駐美國、英國特約記者 張思思 紀雙城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張鴻陪】美歐銀行接連“爆雷”引發業(ye) 界對更廣泛動蕩的擔憂。美國《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wei) ,矽穀銀行和簽名銀行的倒閉讓人們(men) 對銀行係統的不信任持續蔓延,瑞信陷入困境更令形勢雪上加霜。美歐力圖在最短時間內(nei) 解決(jue) 銀行業(ye) 的燃眉之急。16日,美國11家大型銀行聯合出手,對中型銀行實施流動性支援,暫時令市場情緒得到安撫。但行業(ye) 分析認為(wei) ,難以抑製的高通脹以及近期潛在的經濟衰退風險才是歐美最棘手的係統性問題。

  300億(yi) 美元

  矽穀銀行危機爆發後,多家美國中型銀行被拖入旋渦,其中第一共和銀行被認為(wei) 已經站在“懸崖最邊緣”。3月16日美股尾盤,華爾街的11家大型銀行向第一共和銀行注入300億(yi) 美元流動性。根據一份聯合聲明:美國銀行、花旗集團、摩根大通和富國銀行今天宣布,將各自向第一共和銀行存入50億(yi) 美元的無保險存款。11家銀行的存款總額為(wei) 300億(yi) 美元。

  “美國大銀行的支援是出於(yu) 防範銀行係統恐慌情緒蔓延而伸出援手。”《華爾街日報》17日的報道還援引知情人士透露,這些銀行的高管最近幾天一起製定了這項計劃,並與(yu) 美國財長耶倫(lun) 、白宮官員和監管機構進行了討論。美國財政部、美聯儲(chu) 、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貨幣監理署16日發布聯合聲明表示,對11家銀行向第一共和銀行聯合存入300億(yi) 美元的行為(wei) 表示熱烈歡迎,並稱此舉(ju) 展示了美國銀行體(ti) 係的韌性。

  《華爾街日報》稱,事實上,矽穀銀行和簽名銀行在此次危機中先後倒閉後,華爾街大銀行在過去一周獲得數以十億(yi) 美元計的存款流入,這些存款多來自第一共和銀行等美國中型銀行。因此,此次援助也可以被視作大型銀行把獲得的儲(chu) 蓄資金中的一部分“返還”給了中型銀行。

  由於(yu) 矽穀銀行倒閉引發的金融動蕩迅速蔓延至歐洲,本周資本市場上銀行股價(jia) 的暴跌在大西洋兩(liang) 岸反複傳(chuan) 染。周三,瑞士信貸盤中暴跌30%,並引發歐洲主要銀行集體(ti) 重挫。隨後,恐慌情緒又回傳(chuan) 給美國,引發美國一眾(zhong) 銀行再次下跌。直至周四,歐美監管層以及各大商業(ye) 銀行紛紛喊話安撫市場,並承諾輸血救市場,動蕩不安的歐美金融市場一度迎來喘息。

  然而在17日,市場情緒再度波動。矽穀銀行的母公司矽穀金融集團當天宣布尋求破產(chan) 保護,為(wei) 矽穀銀行尋找買(mai) 家。當天開盤後,遭遇評級下調和美國股東(dong) 的起訴的瑞士信貸股價(jia) 開盤下跌超5%,本周下跌約26%,或創下該公司自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周跌幅。美國第一共和銀行3月以來跌去了70%。17日開盤後,第一共和銀行重挫20%,觸及熔斷。評級機構穆迪認為(wei) ,如果未來銀行業(ye) 的壓力加劇,美聯儲(chu) 和其他央行的政策調整會(hui) 讓未來幾周內(nei) 的全球金融市場持續波動。

  “真正的衰退”下半年到來?

  “經濟衰退可能會(hui) 因銀行貸款降溫而更快到來。”美國CNBC網站報道稱,過去幾個(ge) 月來,華爾街一直在爭(zheng) 論經濟是否正在走向衰退。許多經濟學家認為(wei) 一場“真正的衰退”或許會(hui) 在今年下半年出現。但美國地區性銀行倒閉後引發市場的快速波動,讓一些策略師開始預計經濟收縮將比預想的更早到來。

  同時,經濟學家們(men) 還預計銀行貸款將會(hui) 減少,因此也下調了此前對經濟增長的預測。摩根大通經濟學家15日發表觀點稱:“一個(ge) 非常粗略的估計是,中型銀行貸款增長放緩可能會(hui) 使未來一兩(liang) 年的GDP 下降0.5到1個(ge) 百分點。這與(yu) 我們(men) 認為(wei) 收緊貨幣政策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將美國推入衰退的觀點大體(ti) 一致。”

  CNBC的文章還認為(wei) ,債(zhai) 券收益率暴跌、油價(jia) 和股票價(jia) 格大幅下跌以及波動率急劇上升都表明投資者擔心經濟衰退即將來臨(lin) 。在矽穀銀行和簽名銀行破產(chan) 之後,瑞士信貸出現的恐慌加劇了本就對美國區域性銀行的擔憂。“無論是在美國的大型銀行還是中小型銀行,我們(men) 都將看到更嚴(yan) 格的貸款標準。”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全球固定收益宏觀策略主管吉姆·卡隆認為(wei) ,即使是較大的銀行也將進一步收緊貸款標準,“人們(men) 對此緊張是理所當然的”。

  布萊克利金融集團首席投資官布克瓦爾也分析稱,美歐銀行接連發生危機,使得各大銀行越發關(guan) 注對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的改善,減少對外貸款和投資,這可能使經濟衰退更快到來。

  “信貸是經濟機器的潤滑油,”NatWest Market 全球經濟和市場策略主管約翰·布裏格斯認為(wei) ,即使近期的銀行業(ye) 衝(chong) 擊得到緩解,投資者對廣泛金融機構的擔心暫時得到放鬆,但是市場上的避險情緒將開始出現。銀行貸款放緩的連鎖反應可能是通貨緊縮,至少是通貨緊縮衝(chong) 擊。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16日報道,美國房地產(chan) 資訊網站Real Estate Witch的調查顯示,約75%的受訪者認為(wei) 美國經濟正走向衰退,69%的人稱已經進入衰退之中。超過一半(55%)的受訪者則悲觀表示自己將在經濟衰退中失去一切。

  三重考驗

  “當美聯儲(chu) 為(wei) 遏製快速通脹而開始加息時,矽穀銀行就已經陷入了困境。”《紐約時報》15日稱,矽穀銀行和簽名銀行的倒閉凸顯了中小型銀行所麵臨(lin) 的挑戰,這些銀行往往專(zhuan) 注於(yu) 小眾(zhong) 業(ye) 務,並且比大型銀行更加容易受到銀行擠兌(dui) 的影響。

  報道稱,幾十年來,矽穀銀行從(cong) 風生水起的初創企業(ye) 那裏獲得了大量現金,它的做法和大多數競爭(zheng) 對手一樣:將一小部分存款以現金形式保留,其餘(yu) 部分購買(mai) 國債(zhai) 等長期債(zhai) 權。在利率保持低水平時,這些投資承諾穩定、適度的回報。但事實證明,它們(men) 目光短淺。矽穀銀行沒有考慮到經濟整體(ti) 形勢,在一年多的刺激措施之後,經濟已經過熱。

  華泰證券分析師易峘在最新的研報中指出,瑞信暴跌和矽穀銀行破產(chan) 背後的根本原因都是利率上升得太快,金融係統和實體(ti) 經濟都無法長期承受這樣的資金成本。如果美歐央行繼續激進加息,銀行和金融係統將繼續承受極大的壓力。

  宏觀經濟學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萬(wan) 喆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歐美金融業(ye) 監管層已陷入抑通脹、控風險、防衰退的重重考驗當中,政策的選擇與(yu) 製定相互掣肘。

  據路透社報道,澳大利亞(ya) 投行巴倫(lun) 喬(qiao) 伊的首席市場策略師達米安·鮑伊分析稱,歐美金融監管層一方麵對銀行放水救市,另一方麵又要進行貨幣緊縮,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政策。他表示:“向銀行注資確有幫助,它消除了眼前的風險,但我們(men) 這樣做得越多,我們(men) 的貨幣政策就越遲鈍,我們(men) 就越需要忍受更高的通貨膨脹。”

  許多歐美央行在努力控風險、抑通脹的同時,還在小心防止經濟衰退的出現。然而經濟衰退的預警依然從(cong) 眾(zhong) 多機構中發出。據彭博社報道,高盛因為(wei) 美國銀行問題對經濟影響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決(jue) 定將其對未來12個(ge) 月美國經濟衰退的概率從(cong) 之前的25%提高到35%。另據報道,美國銀行業(ye) 專(zhuan) 家戴維·塔維勒表示,矽穀銀行遭關(guan) 閉是美聯儲(chu) 加息過高過快的犧牲品。他認為(wei) ,美聯儲(chu) 加息引發的連鎖反應不會(hui) 就此結束,不僅(jin) 矽穀的經濟會(hui) 放緩,美國各地的經濟都會(hui) 受到影響。

  萬(wan) 喆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歐美央行在曆來的加息中都會(hui) 觸發金融市場的震蕩甚至是造成經濟的衰退,雖然市場主流聲音認為(wei) ,這次的銀行倒閉事件不會(hui) 是係統性危機,但是很難斷言歐美這一次的金融困境會(hui) 很快結束,甚至未來歐美銀行業(ye) 所麵臨(lin) 的風險點仍會(hui) 進一步暴露。

  萬(wan) 喆認為(wei) ,對銀行問題的處理以及美聯儲(chu) 的貨幣政策可能又會(hui) 讓經濟衰退的發生變得更加清晰。這使得歐美很多政策問題和經濟問題相伴發生,互相觸發。萬(wan) 喆表示,雖然就目前歐美金融形勢現狀還不能說已發生金融危機,更不能說金融危機已觸發了經濟衰退甚至是經濟危機。但更嚴(yan) 重問題發生的風險仍在,需要各國密切關(guan) 注並及時采取措施來預防。(環球時報)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