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促進世界文明交流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徐進 發布時間:2023-03-23 08:56:00來源: 中國日報網

  202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世界政黨(dang) 高層對話會(hui) 並發表主旨講話,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贏得與(yu) 會(hui) 各國政黨(dang) 領導人高度讚同,引發國際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

  全球文明倡議的主要內(nei) 容是“四個(ge) 共同倡導”,即“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chuan) 承和創新、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

  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就要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世界的美麗(li) 在於(yu) 不同的古老文明源流及其所帶來的文明多樣性。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建設,是為(wei) 了保存多樣的文明形態,使得每種文明的民眾(zhong) 都能享受到自身文明蓬勃發展的成果。而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最終形成,亦將體(ti) 現在人類文明的交融發展中。

  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客觀存在,但決(jue) 不應當成為(wei) 衝(chong) 突的根源。所有文明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優(you) 劣之分。文明之間的平等體(ti) 現在相互尊重而非相互排斥、相互交流而非相互取代,體(ti) 現於(yu) 多樣性的共存。每一種文明都不應當成為(wei) 其他文明的安全威脅,每一種文明也都不應當從(cong) 本質上將其他文明視為(wei) 安全威脅。文明之間應當相互交流,消弭誤解、遏製衝(chong) 突。文明之間應當積極借鑒,將彼此的智慧、經驗、教訓賦予新的積極意義(yi) 。這樣,文明之間就可望實現和諧共存,交融發展。

  我們(men) 要既要注重尊重和保存不同文明的遺產(chan) 和風格特征,又要在發展中與(yu) 時俱進,創造性地發展現有文明。發展不應以犧牲文明傳(chuan) 統為(wei) 代價(jia) ,文明傳(chuan) 統的保存也不應當以犧牲發展前景為(wei) 代價(jia) 。文明傳(chuan) 統需要不斷與(yu) 時俱進,獲取屬於(yu) 這個(ge) 時代的不竭的發展動力。由此,文明將既可以成為(wei) 發展的動力之源,也將是發展的最終成果。

  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是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價(jia) 值理念,既反映了世界文明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國向世界貢獻出的智慧結晶。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反映的是不同個(ge) 體(ti) 、民族、國家之間的共性,不是某個(ge) 地域特殊價(jia) 值的人為(wei) 提升,而是人類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在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體(ti) 現了中國一貫主張的不論國家大小、國力強弱、發展先後,都要尊重彼此發展道路、核心利益和重大關(guan) 切的理念,反映了在尊重文化多樣性和發展階段性的基礎上,能夠為(wei) 全世界所接受、超越差異和衝(chong) 突的人類共同利益,是國際社會(hui) 的最大價(jia) 值公約數。借助人類共同價(jia) 值這一概念,中國就站在了全人類的道義(yi) 製高點上。

  從(cong) 全球發展倡議到全球安全倡議,再到全球文明倡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站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高度,為(wei) 解決(jue) 人類麵臨(lin) 的共同問題深謀遠慮,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有力彰顯出中國作為(wei) 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和人類文明進步促進者的責任擔當。

  (作者係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世界經濟與(yu) 政治研究所習(xi) 近平外交思想研究室主任 徐進)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