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8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當地時間27日,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瓦西裏·涅邊賈在聯合國安理會(hui) 會(hui) 議上表示,美國及其盟國試圖掩蓋與(yu) “北溪”管道遭恐怖襲擊相關(guan) 的痕跡,俄羅斯將不再提出關(guan) 於(yu) “北溪”管道破壞事件國際調查的決(jue) 議草案。
據報道,當天在聯合國安理會(hui) 會(hui) 議上,涅邊賈說:“華盛頓及其北約盟國參與(yu) 的證據越多,西方陣營就越堅定地堅持國際調查不合時宜。”
涅邊賈說:“這能說明什麽(me) ?不需要成為(wei) 偵(zhen) 探或分析師也能明白:美國及其盟國試圖掩蓋痕跡,炮製各種胡編亂(luan) 造的說法,拒絕回應被曝光的令華盛頓難堪的事實。”
此外,在回答莫斯科是否打算再次提出此類倡議的問題,涅邊賈還表示,俄羅斯將不再提出關(guan) 於(yu) “北溪”管道破壞事件國際調查的決(jue) 議草案。
“我認為(wei) 已經夠了。它(投票)揭示了人們(men) 對這個(ge) 問題的真實態度。”涅邊賈說道。
當地時間27日,聯合國安理會(hui) 未能通過俄羅斯提交的呼籲該組織秘書(shu) 長成立國際委員會(hui) 調查“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破壞事件的決(jue) 議草案。由於(yu) 西方國家的立場,該文件未能獲得所需票數。
此前,俄總統普京表示,俄羅斯提議丹麥檢查“北溪”管線,以確定是否還有其他爆炸裝置,但丹麥方麵給出的答複含糊。俄外長拉夫羅夫表示對該事件的調查透明度不抱期待。
2022年9月26日,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向德國等歐洲國家輸送天然氣的“北溪”管道發生爆炸泄漏。各方普遍認為(wei) 這一事件係“蓄意破壞”。數日後,丹麥、瑞典和德國分別開始獨立調查。俄方曾多次呼籲共同調查,遭相關(guan) 國家拒絕。
2023年2月8日,美國資深調查記者西摩·赫什爆料稱,“北溪”管道爆炸是美國軍(jun) 方在美國總統拜登授意下實施的,挪威軍(jun) 隊參與(yu) 其中,而美方則堅持否認與(yu) “北溪”管道爆炸有關(guan) 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