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30日電 綜合外媒報道,當地時間29日,丹麥能源署表示,在“北溪2”海底管道附近發現的不明物體(ti) 是個(ge) 海上煙霧浮標,於(yu) 28日被打撈上來。
據路透社報道,丹麥能源署指出,“對該物體(ti) 的初步檢查表明它可能是一個(ge) 海上煙霧浮標,被用於(yu) 視覺標記,不具有威脅性。”
圖片來源:路透社報道截圖
這一海上煙霧浮標是從(cong) 73米深的海底打撈上來的。丹麥能源署補充稱,在工作期間,管道運營商“Nord Stream 2 AG”委派的代表也在現場。
此前俄羅斯方麵曾建議丹麥檢查“北溪2”管道附近是否存在其他爆炸物,稱在距離爆炸現場約30公裏的地方發現一不明物體(ti) 。該物體(ti) 呈圓柱形,高約40厘米,直徑約10厘米。
俄專(zhuan) 家認為(wei) ,這可能是接收信號的天線,用來激活可能放在管道係統下麵的爆炸裝置。
2022年9月26日,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向德國等歐洲國家輸送天然氣的“北溪”管道發生爆炸泄漏。各方普遍認為(wei) 這一事件係“蓄意破壞”。數日後,丹麥、瑞典和德國分別開始獨立調查。俄方曾多次呼籲共同調查,遭相關(guan) 國家拒絕。
2023年2月8日,美國資深調查記者西摩·赫什爆料稱,“北溪”管道爆炸是美國軍(jun) 方在美國總統拜登授意下實施的,挪威軍(jun) 隊參與(yu) 其中,而美方則堅持否認與(yu) “北溪”管道爆炸有關(guan) 聯。
3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hui) 就俄羅斯提交的呼籲聯合國成立調查委員會(hui) 、就“北溪”管道遭到破壞展開調查的決(jue) 議草案進行表決(jue) ,但最終表決(jue) 未能通過決(jue) 議草案。
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館表示,美國試圖躲在盟友對“北溪”事件的調查行動背後,他們(men) 正竭盡全力阻止為(wei) 查明“北溪”天然氣管道恐怖襲擊事件真相所做出的公正的努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