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日內(nei) 瓦3月30日電 綜述:多國政府官員在人權理事會(hui) 發言反對人權問題政治化
新華社記者 聶曉陽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hui) 第52屆會(hui) 議將於(yu) 4月4日結束,此次會(hui) 議在會(hui) 期、與(yu) 會(hui) 政府高層官員出席人數等方麵均創曆史紀錄。
在本屆會(hui) 議上,近百位各國高級官員在發言中指出,反對部分國家將人權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強調生存權和發展權是首要基本人權,呼籲在人權領域加強國際對話與(yu) 合作。
各國自主選擇人權發展道路的權利須尊重
與(yu) 會(hui) 的多個(ge) 國家高官在會(hui) 議上強調,各國自主選擇人權發展道路的權利必須得到尊重。
伊朗外交部長阿卜杜拉希揚指出,沒有國家或集團有權壟斷對人權問題的看法,任何國家都不應強迫其他國家遵從(cong) 其對人權問題的看法。
越南副總理陳流光強調,應在理解和尊重各國特殊性的基礎上尋求共同點,而非利用人權對他國進行政治幹涉,“這一點至關(guan) 重要”。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裏亞(ya) 布科夫表示,一些國家無視其他國家曆史、文化和宗教特點,試圖將他們(men) 對世界人權狀況的看法強加於(yu) 人,這實際上是對各國普遍公認的原則和國際法準則的破壞。
印度尼西亞(ya) 外交部長蕾特諾說,相互指責和雙重標準隻會(hui) 帶來分裂,相反,國際社會(hui) 必須團結起來,避免對抗心態。
古巴外交部長羅德裏格斯表示,一些國家試圖將人權理事會(hui) 轉變為(wei) “法庭”,來對付那些拒絕向他們(men) 屈服的國家,這隻會(hui) 破壞人權理事會(hui) 的信譽。
白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安布拉澤維奇認為(wei) ,將任何國家或集團的人權觀強加於(yu) 整個(ge) 國際社會(hui) 是衝(chong) 突的根源。
敘利亞(ya) 外交與(yu) 僑(qiao) 民事務部長米格達德說,不久前的大地震並沒有喚醒一些國家及其領導人的良知,這些國家繼續在人權問題上奉行政治化和雙重標準政策,敘利亞(ya) 呼籲這些國家立即停止對敘不道德和非法的單邊封鎖措施。
推進各方麵人權須同等重視、係統推進
多國官員在會(hui) 議上呼籲,必須同等重視、係統推進包括發展權在內(nei) 的各方麵人權。
巴基斯坦外交國務部長希娜強調,目前發展中國家正麵臨(lin) 嚴(yan) 重的不平等、貧困和糧食短缺等問題,國際社會(hui) 應該更好地將發展權納入主流文件並采取切實行動。
加納司法部長兼總檢察長達姆表示,當前世界貧富差距擴大、失業(ye) 率上升以及國家內(nei) 部和國家間的不平等加劇等問題凸顯,國際社會(hui) 應該在這方麵加大努力。
南非外交部副部長德拉米尼說,人權理事會(hui) 應以公平、公正和非選擇性方式促進和保護各方麵人權,確保分配更多資源用於(yu) 實現經濟、社會(hui) 和文化權利。
毛裏求斯外交部長艾倫(lun) ·加努認為(wei) ,隻有在和平與(yu) 安全以及有利於(yu) 發展的環境中才能更好地推進人權。
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表示,印度同等重視各方麵人權,無論是經濟、社會(hui) 和文化權利,還是政治權利,因為(wei) 這些權利是不可分割和相互依存的。
羅德裏格斯表示,當前世界貧困、饑餓和對抗問題加劇,古巴將繼續發出有利於(yu) 發展中國家合法利益的聲音。
合作和不斷促進對話是當務之急
與(yu) 會(hui) 國家官員在會(hui) 議上指出,合作和不斷促進對話是當務之急。
德拉米尼敦促國際社會(hui) 將和平與(yu) 對話放在首位,強調政治解決(jue) 方案是可持續發展和實現人權的關(guan) 鍵。
裏亞(ya) 布科夫表示,在任何情況下,俄羅斯都將一貫捍衛合作原則,致力於(yu) 推動人權理事會(hui) 成員之間建立建設性、相互尊重的對話。
巴拿馬外交部副部長奧特羅說,國際合作和遵守國際條約是法律義(yi) 務,也是道德義(yi) 務。
馬來西亞(ya) 外長讚比裏表示,馬來西亞(ya) 嚴(yan) 重關(guan) 切衝(chong) 突、氣候變化、環境退化和糧食不安全帶來的挑戰,人權理事會(hui) 必須以集體(ti) 協作的方式解決(jue) 這些問題。
土耳其外交部副部長穆罕默德·凱末爾·博紮伊表示,土耳其在剛剛經曆的大地震災害中收到來自各方的援助,這表明國際社會(hui) 應采取“同一個(ge) 人類社會(hui) 、同一個(ge) 世界”的方式來解決(jue) 問題。
東(dong) 帝汶外長阿達爾吉薩表示,即使有不同的看法,在國家、區域和國際各層麵繼續合作和不斷促進對話也是當務之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