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觀瀾)兩(liang) 岸“小三通”再現台胞返鄉(xiang) 探親(qin) 祭祖熱
中新社福州4月5日電 (記者 龍敏)隨著清明節的到來,兩(liang) 岸“小三通”客運航線迎來台胞往來的客流高峰,再現台胞返鄉(xiang) 探親(qin) 祭祖熱。
“清明節是兩(liang) 岸傳(chuan) 統的祭奠祖先、追思親(qin) 人的節日,無論如何都不能忘記自己的祖先。”經“兩(liang) 馬”(福州馬尾—馬祖)航線返鄉(xiang) 祭祖的台胞林先生對中新社記者說,兩(liang) 岸“小三通”複航讓回家更加便利。
4日13時30分,包括林先生在內(nei) 的38名旅客搭乘“安麒6號”輪抵達福州琅岐客運碼頭,大多是返鄉(xiang) 祭祖的台胞。
自4月1日起,福州至馬祖的“兩(liang) 馬”、黃(岐)馬(祖)兩(liang) 條“小三通”航線調增為(wei) 每周14個(ge) 往返航班。據福州海關(guan) 披露,3月29日至4月4日,福州監管對台進出境船舶24艘次,兩(liang) 岸進出境旅客772人次,環比分別增長242.86%、177.7%。
今年1月7日起,廈(門)金(門)、“兩(liang) 馬”、泉(州)金(門)、黃(岐)馬(祖)等四條兩(liang) 岸“小三通”客運航線陸續複航。自3月25日起,搭乘“小三通”航線的人員範圍擴大至台灣居民及其大陸配偶,兩(liang) 岸“小三通”航班也相應增加。
乘著兩(liang) 岸“小三通”複航的“東(dong) 風”,兩(liang) 岸交流交往日漸熱絡。特別是,時值清明時節,許多台胞選擇搭乘兩(liang) 岸“小三通”航班返鄉(xiang) 祭祖。
自3月25日起,廈金航線由每日2航次增加至最多12航次。廈門海事局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4月1日至4日,廈金航線出入境旅客人數達6078人次,日均客流超1500人次,較3月日均客流量增長2.6倍。
從(cong) 4月1日起,泉金航線由每周4航次增至每周6航次。泉州邊檢站執勤四隊教導員邢麗(li) 麗(li) 說,泉金航線迎來返鄉(xiang) 祭祖的小高峰,“每天都有四五十名台胞搭乘泉金航線入境”,回鄉(xiang) 祭祖台胞多攜老扶幼。
針對清明兩(liang) 岸“小三通”台胞返鄉(xiang) 客流量大,福建各地邊檢、海事、海警、海關(guan) 等部門密切合作,通過合理調配人員、開設返鄉(xiang) 台胞“快速通道”、為(wei) 台胞提供“鄉(xiang) 音”引導等方式,營造“兩(liang) 岸一家親(qin) ”的溫馨通關(guan) 氛圍。
隨著台胞探親(qin) 祭祖熱的再現,許多尋根謁祖的兩(liang) 岸故事也在福建各地演繹。
在漳州龍海市石碼街道,78歲的台灣台北龍溪同鄉(xiang) 會(hui) 理事長郭紹輝攜家人走街串巷,找老朋友敘敘舊,吃吃古早美食。“石碼這三年變化很大,特別是新建的後港古街,建築風格很有閩南特色。”清明節前,他攜夫人從(cong) 台北直飛廈門,回到龍海祭祖掃墓,並去湖南湘潭、長沙等地旅遊。
日前,在泉州石獅市鳳裏街道大侖(lun) 社區蔡氏家廟發生溫情一幕。台胞蔡來蔭女士一家憑借著一條“清朝地址”,在多方接力下,最終與(yu) 石獅蔡氏宗親(qin) 相認,並趕在清明到來之際拜謁祖先。
看到族譜上熟悉的名字,首度回來尋根祭祖的蔡來蔭特別激動,“終於(yu) 見到親(qin) 人了,我們(men) 會(hui) 告訴子孫後代,我們(men) 的根在石獅”。(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