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在劉慈欣的《三體(ti) 》中曾描繪過這樣一段未來場景:在22世紀,人類已經熟練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技術,造出了太空飛船核聚變發動機,發動機發出太陽一樣的光芒,並幫助人類走出家園,飛向宇宙深處,人類進入了一個(ge) “無限能源”時代。
【解說】如今,人類向實現這樣的場景又邁進了一步。4月12日21時,正在運行的世界首個(ge) 全超導托卡馬克EAST裝置獲重大成果,實現403秒穩態長脈衝(chong) 高約束模等離子體(ti) 運行,創造了托卡馬克裝置高約束模式運行新的世界紀錄。
【同期】中科院合肥物質院等離子體(ti) 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王茂
我們(men) 應該說經過6年的努力,我們(men) 將高約束模式運行脈衝(chong) 長度從(cong) 100秒提升到了400秒,解決(jue) 了包括位形約束、壁處理、關(guan) 鍵診斷等問題,特別是在加熱功率的精準反饋控製這方麵,實現了最優(you) 化的功率運行,助力實現了本次的重大突破。
【解說】位於(yu)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ti) 物理研究所的EAST裝置,素有“人造太陽”之稱,其擁有類似太陽核聚變反應機製,是目前探索“終極能源”的利器。
【同期】中科院合肥物質院等離子體(ti) 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王茂
那麽(me) 這次重大突破驗證了我們(men) 全超導托卡馬克EAST裝置的高參數穩態運行能力,也為(wei) 未來聚變堆的建設積累了豐(feng) 富的經驗,也為(wei) 實現未來聚變堆的先進運行模式奠定基礎。
【解說】據王茂介紹,自2006年EAST裝置正式建成投入實驗以來, 已經進行了超過12萬(wan) 次試驗。在這過程中,新老科研人員接力,不斷對裝置進行改進和升級,取得了多項國際托卡馬克運行的重大標誌性成果。
【同期】中科院合肥物質院等離子體(ti) 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王茂
為(wei) 了達到某種運行的目標,我們(men) 要對係統整個(ge) 要進行升級,特別是我們(men) 從(cong) 2020年開始,就對我們(men) EAST裝置有一個(ge) 重大的性能提升,經過這次性能提升以後,確實運行能力提高,我們(men) 才實現了這次的重大突破。現在你看大廳裏麵主要都是年輕人,然後老同誌也帶著年輕人一起來做這個(ge) 事情,希望能夠把這個(ge) 事情能夠有一個(ge) 延續,通過我們(men) 的努力把聚變的(技術)一代一代發展下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