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澳學者:群體思維誤導澳大利亞對華政策

詹姆斯·庫蘭,喬恒譯 發布時間:2023-04-18 09:47:00來源: 環球時報

  《澳大利亞(ya) 金融評論報》4月16日文章,原題:群體(ti) 思維意味著無人在思考中國問題 很多人看到了澳大利亞(ya) 戰略形勢變動和不確定的現實,但他們(men) 給出的應對辦法過於(yu) 絕對化,缺少應有的仔細觀察。

  其結果是群體(ti) 思維,破壞了政策的力度。正如受人尊敬的美國政治專(zhuan) 欄作家沃爾特·李普曼所說,“所有人想的一樣的時候,就等於(yu) 沒有人深入思考。”

  在堪培拉的許多國家安全機構、在大多數新聞評論員和許多智庫學者當中,如今就存在一種李普曼能一眼識破的共識。這種共識如果有人質疑,就會(hui) 被認為(wei) 是異端。更糟糕的是,會(hui) 被質疑對國家不忠。因此,當一位傑出的前澳大利亞(ya) 外交官嚐試解決(jue) 國家的這一難題時,尤其值得密切關(guan) 注。

  伍達德曾在1976年至1980年任駐華大使。退休後,他對澳大利亞(ya) 冷戰時期的外交政策,特別是對澳曆屆政府的對華政策頗有研究。

  伍達德寫(xie) 道:“孟席斯政府一直遵循的政策是不卷入中國內(nei) 部爭(zheng) 鬥。抵製住了美國試圖讓澳大利亞(ya) 分擔對台灣的責任,或加入一個(ge) 更廣泛防務組織的壓力。”伍達德擔心,阿爾巴尼斯政府“沒有勇氣進行公開討論,也沒有意願減緩澳美軍(jun) 事合作的快速增長”。

  在伍達德看來,這將是一場非比尋常的賭博。阿爾巴尼斯總理將作出他所有的前任都避免作出的承諾。在決(jue) 定之前,他本應事先進行廣泛的谘詢,並進行議會(hui) 討論。沒有哪位澳大利亞(ya) 總理能接受將他們(men) 的國家置於(yu) 這種危險、甚至致命境地的後果。

  重溫曆史至關(guan) 重要。然而,無可辯駁的是,澳大利亞(ya) 疏於(yu) 借鑒曆史,尤其是和中國相比,這簡直無法接受。(環球時報 作者悉尼大學曆史學教授詹姆斯·庫蘭(lan) ,喬(qiao) 恒譯)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