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分化已成為(wei) 美國社會(hui) 一道難以愈合的傷(shang) 疤。《紐約時報》日前發表《為(wei) 什麽(me) 貧困在美國持續存在》《為(wei) 何美國無法消除貧困》等多篇文章聚焦美國貧困問題。普林斯頓大學社會(hui) 學教授馬修·德斯蒙德在《為(wei) 什麽(me) 貧困在美國持續存在》一文中指出,“50年來美國在減少貧困方麵一無所獲。”
基尼係數攀升
美國既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ti) ,也是貧富分化最為(wei) 嚴(yan) 重的西方國家,長期走不出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困局。其中,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係數在美國不斷攀升就是一大例證。據世界銀行統計,1974年美國的基尼係數為(wei) 0.353,到2019年已升至0.415,超過貧富差距過大(大於(yu) 0.4)的警戒水平。同期其他發達國家基尼係數基本都在0.35,甚至0.3以下。Statista全球統計數據庫2022年9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的基尼係數升至0.49,創曆史新高。
《為(wei) 什麽(me) 貧困在美國持續存在》一文援引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稱,1970年,窮人占美國人口的12.6%;20年後,這一比例為(wei) 13.5%;2010年這一數字為(wei) 15.1%;而2019年數字為(wei) 10.5%。該文稱,繪製過去半個(ge) 世紀“生活在貧困中的美國人”的比例線,相當於(yu) 畫一條緩緩起伏的丘陵線。這條線略有上升,略有下降,然後再次上升。美國在解決(jue) 貧困問題上停滯不前的進展令人困惑,十年又十年,即使聯邦救濟激增,美國貧困率仍然持平。
德斯蒙德在其新書(shu) 《美國的貧困》中分析美國經濟不平等的現狀時寫(xie) 道:“美國每18個(ge) 人中就有1人被認為(wei) 生活在‘深度貧困’中……越來越多證據表明,美國隱藏著一個(ge) 貧困的底層,這種極端貧困曾經被認為(wei) 隻存在於(yu) 那些人們(men) 打著赤腳和肚子腫脹的遙遠地方。”
社會(hui) 痼疾難愈
資本壟斷、選舉(ju) 政治、政府政策、工會(hui) 力量被削弱、種族歧視……多重因素疊加使貧富分化成為(wei) 美國難以治愈的社會(hui) 痼疾。
中國外交部今年2月發布的報告《美國貧富分化持續惡化的事實真相》指出,兩(liang) 極分化、財富分配不公是資本主義(yi) 的常態和必然趨勢,導致美國財富積累和貧困同時產(chan) 生。一位美國聯邦參議員一針見血地指出:“有些人認為(wei) 美國國會(hui) 控製著華爾街,然而真相是華爾街控製著美國國會(hui) ”。據統計,91%的美國國會(hui) 選舉(ju) 都是由獲得最多資金支持的候選人贏得,而大企業(ye) 、少數富人以及利益集團出手更加闊綽,成為(wei) 選舉(ju) 資金的主要來源。這些所謂“民意代表”成功當選後,往往為(wei) 其背後的金主服務,化身既得利益的代言人,而不是為(wei) 普通民眾(zhong) 發聲。
在這樣的製度下,窮人的利益自然被政客拋諸腦後。德斯蒙德就認為(wei) ,50年來美國在減少貧困方麵一無所獲,原因主要是因為(wei) 窮人在勞動力、住房和金融市場上遭受了剝削。他分析說,貧困家庭被排除在房屋所有權之外,因為(wei) 銀行不願意發行小額抵押貸款,他們(men) 被排除在公共住房之外,現在公共住房的等待名單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在《紐約時報》匯編的讀者來信中,很多讀者讚同德斯蒙德的思考。一位讀者寫(xie) 道:“如果一個(ge) 國家不能為(wei) 其最貧窮的公民提供基本的生存和安全水平,那麽(me) 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任何理由。剩下的隻有空洞的口號、虛張聲勢、文化戰爭(zheng) 和一個(ge) 裝備精良的失敗國家。”
貧困問題還與(yu) 美國種族問題密切相關(guan)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yu) 商業(ye) 頻道(CNBC)報道,美國非洲裔、西班牙裔或拉丁族裔家庭平均收入約為(wei) 白人家庭的一半,擁有的淨財富僅(jin) 為(wei) 白人家庭的15%至20%。美聯儲(chu) 數據顯示,這一差距在過去幾十年顯著擴大。1989年以來,白人家庭的財富中值增加了兩(liang) 倍,而非洲裔、西班牙裔和拉丁族裔家庭的財富幾乎沒有增加。
多重危機加劇
貧富分化加劇導致美國社會(hui) 各種危機不斷加深。
根據美國全國健康狀況統計中心數據,2019年至2021年,美國人均預期壽命下降2.7歲,其中男性縮短3.1歲,女性縮短2.3歲。美國合眾(zhong) 國際社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ya) 大學4月17日發布的分析報告顯示,貧困已成為(wei) 美國人的第四大死因,僅(jin) 次於(yu) 心髒病、癌症和吸煙。調查顯示,2019年,貧困殺死的人數是所有謀殺案的10倍。
奧巴馬政府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hui) 主席阿蘭(lan) ·克魯格認為(wei) ,美國社會(hui) 的高度不平等造成了代際流動水平較低,個(ge) 人經濟狀況更多由父母經濟地位決(jue) 定。美國近年遊行示威活動接連不斷,從(cong) “占領華爾街”運動到反對美國警察暴力執法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遊行,都是美國底層民眾(zhong) 對種族歧視、階級固化和貧富分化的憤怒呐喊。
研究發現,貧困地區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死於(yu) 槍支暴力。《美國新聞與(yu) 世界報道》援引發表於(yu) 《美國醫學會(hui) 兒(er) 科雜誌》的研究稱,2007年至2016年發生在青少年中的6.7萬(wan) 多起與(yu) 槍支有關(guan) 的死亡事件中,62%發生在貧困比例為(wei) 15%或更高的縣。紐約諾斯韋爾衛生係統槍支暴力預防中心主任薩蒂亞(ya) 表示,無論你談論的是貧困、社會(hui) 不平等還是槍支暴力,它們(men) 都是相互關(guan) 聯的危機,“一個(ge) 不解決(jue) 另一個(ge) 就無法解決(jue) ”。(文/老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