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安塔基亞(ya) 4月23日電 通訊:土耳其地震災區度過悲傷(shang) 與(yu) 希望交織的開齋節
新華社記者李振北
土耳其的開齋節從(cong) 4月21日開始。按照習(xi) 俗,民眾(zhong) 在開齋節會(hui) 和家人歡聚享用開齋飯,共度美好時光。但今年的開齋節對土耳其地震災區的民眾(zhong) 來說,卻夾雜著悲傷(shang) 和苦澀。
2月6日,土耳其南部靠近敘利亞(ya) 邊境地區發生強烈地震。官方數據顯示,地震在土耳其造成逾5萬(wan) 人死亡,大量建築被毀。
哈塔伊省的安塔基亞(ya) 市是本次地震中受損最嚴(yan) 重的城市之一。假期第一天,眾(zhong) 多安塔基亞(ya) 市民前往墓地悼念遇難親(qin) 人。他們(men) 在親(qin) 屬墓前擺上鮮花,默默祈禱。在一片墓地,記者看到一名中年婦女跪在一座石碑旁,掩麵哭泣。墓碑上的碑文刻著遇難者生於(yu) 2007年1月7日,卒於(yu) 2023年2月6日。她16歲的女兒(er) 在地震中不幸遇難。
住在安塔基亞(ya) 市郊的內(nei) 紮特·厄茲(zi) 坎在地震中失去了包括父母在內(nei) 的九位親(qin) 人。厄茲(zi) 坎對新華社記者說:“每年這個(ge) 時候父母都和我們(men) 一起迎接開齋節,但現在他們(men) 永遠離開我們(men) 了。”
不隻在哈塔伊省,其他遭受地震重創省份的居民,也同樣經受著開齋節不能和親(qin) 人團聚的悲傷(shang) 。
在馬拉蒂亞(ya) 省一處臨(lin) 時安置點,受災民眾(zhong) 參加完清晨禱告後,在帳篷或集裝箱房裏共進早餐。這是他們(men) 自齋月以來第一次在白天進餐。進餐結束後,很多人前往公墓,為(wei) 親(qin) 人掃墓。
一位中年婦女把新買(mai) 的童裝和玩具放在她遇難孩子的墓前。她說:“痛苦會(hui) 一直存在下去,我們(men) 再也不能和孩子一起慶祝開齋節了。”
83歲的易卜拉欣·凱塞爾告訴新華社記者,他的房子在地震中倒塌了,目前他和妻子住在簡陋的集裝箱房裏。他的兒(er) 孫們(men) 在震後分散遷往不同的城市居住。
回憶起以往開齋節的快樂(le) 時光,有六個(ge) 孫子的凱塞爾說,以往他總是在寬敞的房子裏招待他的孫子們(men) 。“我非常想念他們(men) 。”
盡管震區的開齋節籠罩著惆悵與(yu) 悲傷(shang) 的氣氛,但一些當地商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因為(wei) 開齋節的到來,街道開始變得擁擠,震區商業(ye) 正在慢慢複蘇。
“人們(men) 努力讓心理放鬆,通過購物讓孩子們(men) 開心起來,並以盡可能最好的方式慶祝節日的到來。”糖果商優(you) 素福·庫爾特說。
隨著震區廢墟清理工作接近尾聲和新建房屋拔地而起,災區民眾(zhong) 的希望也在慢慢點燃。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本月18日表示,目前除哈塔伊省外,幾乎所有受地震影響省份的廢墟清理工作都已完成。他說,政府正著手進行災後重建工作,目前在建的城鎮和農(nong) 村住宅數量已達10萬(wan) 套,並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記者在重災區卡赫拉曼馬拉什市見到正在一處安置點從(cong) 事誌願服務的艾哈邁德·阿爾巴伊拉克。震前,他在這座城市擁有一套公寓和一家肉鋪。公寓和肉鋪被地震摧毀後,他被迫前往沿海城市阿拉尼亞(ya) 投靠親(qin) 戚。他在開齋節的第一天返回了卡赫拉曼馬拉什,打算在老家重拾自己的小本生意。
“往年的開齋節,我們(men) 會(hui) 和親(qin) 友分享甜品,今年我們(men) 依然會(hui) 這樣做。”阿爾巴伊拉克說。談到返回老家的原因,他表示,家鄉(xiang) 的重建工作已經開始,地震的傷(shang) 害雖然不易抹平,但是他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我們(men) 擁有勤勞的雙手,可以重新開始新的生活,因為(wei) 我們(men) 對未來充滿希望。”阿爾巴伊拉克堅定地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